人力专员们搭起公益就业平台
聊城有一群人,他们本职是为本单位招人,业余是无偿帮他人就业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模拟招聘现场,人力专员组成的考官正在对学生进行面试。
     吴俊松本是聊城一家企业的人力专员,现在,他有另一个角色:聊城就业促进协会的主要负责人。九年前他建立了一个QQ群,网友都是各企业的人力专员。大家在群里长期交流中都有一种感慨: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求职者又难就业!于是,他们这些人从网上“走”了出来,成立了促进就业的公益组织,自掏腰包为就业搭建起公益平台。 

  本报记者 刘云菲          
  学生缺乏就业规划
他们就给学生“补课”

  上周日,一场特别的模拟招聘在聊大进行,这个活动是团市委举行的“就有未来”聊城青年就业训练营中的一项。聊城就业促进协会的队员无偿担任活动的导师和志愿者。 
  当一名学生以求职者的身份走进面试现场时,他连续敲了几次门,吴俊松悄悄地对记者说:“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这个同学是一个自信的人。”果不其然,这个男生对答如流,说话声音也比较高亢,自信满满。吴俊松干人力资源工作九年了,积累了丰富的招聘经验。在这次活动中,他深深体会到,大学生对就业非常盲目,缺乏自我认识和职业规划,他们需要有人引导。“面试之前我们已经做过一些培训,有些学生的表现出现了很大变化,从不敢说话到滔滔不绝。其实学生从高中毕业填报志愿就应开始规划未来就业了,但是多数学生都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到了真要找工作的时候就特别迷茫。” 
  正是对于这一点,吴俊松看着着急。也是基于这种急切的心情,他和周围的同行都觉得应该做些事,帮忙解决这些问题,给大学生们“补补课”。像上周日这个活动就是他们参与的众多公益活动中的一个。
别人给钱给物
他们给的是就业机会

  吴俊松说,这几年大家总提大学生就业难,而事实上企业招人也很难。“我常常去聊城人才市场招人,有时二三十家企业去了,一上午就来一两个求职的。”吴俊松说,目前求职者找工作大多通过网站,一些专业的招聘网站上只有企业部分信息,想要全部了解,需要求职者付费;一些求职者为了能获得招聘方的认可,在简历上下功夫,需要在一些网站上下载简历,而这也需要付费。企业在招聘上的花费也很大,“企业招聘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写岗位职责说明书、报领导审批,还要发布信息,这些信息发布也需要花钱。最后招人时要收简历、整理,在人力和财力上花费巨大。” 
  吴俊松说,正是因为这种信息不对等,阻隔了求职者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我们建立了网站,网站上发布的信息都是免费的,而且对求职者有一定的培训内容,这些也都是免费的。”吴俊松说,他们与其他公益组织的不同在于,其他的公益组织大多为帮扶对象提供财物,他们则是提供岗位。“像这次与团委联合举办的就业促进活动,最终评选出来的优秀选手我们将推荐到企业实习,在学校表现突出的一些贫困学子,我们也可以提供实习岗位。” 
做公益就是
整合资源释放正能量

  吴俊松说,他没想到,大家对这项公益活动热情如此高,协会到现在已经有1700多人加入。每次活动都是大家自掏腰包,牺牲周末休息时间。许多人一听是公益活动,非常支持,主动提供场地,连建立网站的技术支持也是无偿提供的。“现代人工作回家后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大家在一起吃饭都低头看手机,精神世界太空虚了。我觉得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加入,每个人其实都有一颗公益的心,只是没有一个施展的地方。” 
  聊城就业促进协会目前已经正式申请成立。在这期间,聊城团市委也做了大量工作,一名工作人员说,聊城的志愿者发展迅速,已经有上万名,这样的正能量需要整合,需要引导和支持,“我们前期也对协会做了考察,觉得他们做得不错,非常有特点。团委的主要工作就是服务青年人,青年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我们希望在就业方面尽一份力,为青年人多多建立平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