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林立,一个中小城市的特征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安家正

  烟台的城市定位,历史存在着分歧。一段时间里,很时髦的是“大城市派”,所谓国际化大城市充斥报端;可也有“中小城市派”,比如学者张景芬就认为胶东半岛是“城市群”,没有形成广大农村拱卫中心城市的局面。俞正声同志任过不长时期的烟台市长,但却超越城市规模之争,准确地纠正了以往的偏颇,重视城市基础建设,把资金不再集中于农田水利,建设了管道煤气和民生示范小区,从而为烟台的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其实,城镇化的目标是不能忽视历史馈赠的,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完全忽视历史上烟台产业的规模效应,只是跟在人家腚后亦步亦趋,也喊什么“国际化大都会”的口号,其实,也只能在千人一面的鼓噪声里,徒增历史的笑柄而已。
  旧时代,烟台产业的特点是作坊林立。早在甲午之前,烟台就出现了手工业作坊。它生不逢时,在洋货林立,洋货泛滥的开放口岸,深受挤压,产销两难,资本积累,坎坷缓慢。不仅规模小,而且效率低。企业众多,甚至门类也多,但却每个企业都人数不多,且都是手工操作,重体力劳动,机械化程度很低。
  这点跟青岛大不一样,烟台没有形成现代化的大工业,青岛在解放后进行大调整,一个四方机车车辆厂,工人上千;棉纺业调整后,仍有八个大国营棉纺厂。烟台却太散,仅一个芝罘区二轻局,所属的企业就近三千个单位。烟台也没有现代化的“大交通”,蓝烟铁路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修的,莱山机场由军改民还是俞正声主政烟台的事。当然,也没有现代化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有人把朝阳街说成是华尔街,那是无知者的瞎捧,它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中小城市,作坊林立就是它的城市产业特征。
  这样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城市思维充满了小家子气,或者说弥漫着作坊精神。烟台人不怕吃苦或者说肯于艰苦奋斗,但是绝无冒险精神。小富即安也决不畏惧失败,但是稍挫即颓。烟台人总要慢半拍,凡事总要先观望一阵子,见人家腾达了或者安全了,毫无风险,立即跟进。由于聪明能干,便很快成为翘楚,烟台人后来居上,成为一种必然的历史现象。
  认真研究历史留下来的作坊现象,应当作为《大道鲁商》或者《烟台开埠》的重要内容,可这方面的资料又极其匮乏。长期以来,人们的精力不往这方面集中,所以茫然者越来越多,这是亟待抢救性挖掘的软文物。
  众多的作坊中,磨坊数量多、走得远,油坊发展快、产值大,粉坊、豆腐坊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重大,而染坊更成为特色产业。选择这五种,实在是挂一漏万,但却不无存史的意义,至少能提醒研究者注意——不要忘记昔日烟台街的经济生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