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得少,年轻人要当心“老寒腿”
病不在腿而在血管,“老寒腿”年轻化防治要趁早
2014年12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出场人物: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血管外科主任 李大林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阴天下雨、天气转凉的时候,腿脚就会疼痛畏寒,也被人们称为“老寒腿”。常言道,人老腿先老。实际上,绝大部分“老寒腿”并不是因为人老了或者腿老了,而是病号患上了一种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哪些人容易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得了这种病怎么治?本期《名医面对面》我们来聊一聊。
下肢供血少腿脚毛病多
  有些中老年人遇到阴天下雨、天气转凉的时候,腿脚就会疼痛畏寒,也被人们称为“老寒腿”,所谓“老寒腿”,主要是患者下肢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发凉、怕冷、甚至疼痛等表现。
  李大林介绍,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动脉硬化发展出现斑块,造成动脉狭窄,甚至动脉堵塞,从而出现动脉缺血表现。如颈动脉斑块、脑梗塞、心肌梗死等都是动脉硬化所导致的疾病。动脉硬化性病变一般是全身性疾患,动脉硬化闭塞症主要发生在大、中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等处,上肢很少累及。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沉积在下肢动脉内壁上,随着斑块增大、管腔狭窄,管道通畅性受到影响,流向下肢的血液就会减少,管腔狭窄到一定程度甚至完全阻塞时,供应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下肢缺血症状,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60岁以上老年人该病发病率高达70%-80%,70岁以上人群可达95%以上,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患,则发病率更高。长期吸烟更是明确的危险因素,其他如运动量少、情绪紧张、基因因素、年龄、性别都是相关因素。
“三高”患者更易患病
  李大林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如高血压的高压血流对动脉壁产生张力性机械性损伤,促使局部血栓形成,脂肪变性沉积物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高血脂常常导致血脂代谢紊乱,血脂通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尤其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经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经研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
  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不是也会引发心肌梗塞或脑梗阻呢?李大林称,它们之间没有密切相关性。但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患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几率也会偏高。
“老寒腿”能预防也能治
  李大林提醒,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病症并非与年轻人无关。尤其一些年轻女性,寒冷时节依然短裙飘飘,想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主动找上门来。
  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后来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值得注意的是,环境会影响“老寒腿”发作,一旦遇上诱病的气象环境,最易复发。
  冬季防治“老寒腿”,首先要做好下肢保暖。居室内要温暖,衣物被褥要常晒防潮;降温、天气转冷时,及时增添衣裤被褥;尤其要注意膝关节的防寒保暖,冬季外出时最好使用保暖护膝。近年来膝关节炎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年轻女性冬季穿裙装、高跟鞋有很大关系。穿高跟鞋使膝关节受力成倍增加,再加上裙装保温效果不好,年纪稍长后就容易患膝关节炎。
  适当锻炼、保持健壮的身体对预防“老寒腿”很有必要。最好选择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运动方式,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也可以选择扎马步站桩锻炼膝关节。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