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专车该不该封杀
确无运营许可,但有关部门称对新生事物不能一棍子打死
2014年12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滴滴专车确无运营许可,有关部门称新事物不能一棍子打死。
     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多个应用的专车业务存在运营行为,但又缺少运营许可,而安全方面,专车都被要求购买车辆保险,以保证用户的安全。
本报记者 刘雅菲 王皇     
定性:专车和出租车一样都是运营行为
  “专车看起来就是比较高档的出租车,但又很像比较靠谱的黑车。”市民柳先生搞不清楚,从性质上看,专车到底是属于出租车还是私家车?
  滴滴和快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和租赁公司合作,接受租赁公司的车和劳务公司的司机,手机应用只是提供一个为司机、车辆和租车人服务的平台。
  “我开的是自己的车,只是挂靠在了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也没什么关系。”17日,一名专车司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根据《山东省道路运输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汽车租赁经营者不得向承租人提供驾驶劳务,但提供一年以上汽车租赁的除外。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这条规定具体解释就是,汽车租赁公司只能向承租人提供车辆,但如果承租人长期租车达一年以上,才可以向其提供司机。如果违反这项规定,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交通运输监察机构将责令其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济南市相关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像滴滴、快的专车的这种带人带车、随机挑活的形式,和出租车的运营形式是一样的,但没有运营许可证,应该是不合法的,完全可以像黑车一样对其进行查处。
  据报道,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认为,打车软件是顺应市场需求,表明出租车行业的不足,涉及全体市民的利益。与出租车行业的利益相比,显然前者更重要。“不要一棍子打死。”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曾表态,给专车软件服务定下了包容的基调:“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缓解出行难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年10月,交通运输部曾到滴滴专车公司调研。
安全:购高额保险,出事故与应用提供商无关
  多个约租车应用都在应用中表明,仅向驾驶人、租车人分别提供手机应用服务。记者了解到,目前专车司机筛选、车辆情况等多由提供手机应用服务的约租车应用公司把关。
  以滴滴专车为例,其在《专车使用条款》中表明,滴滴打车信息平台提供的不是出租、租车及驾驶服务,租车服务由租车服务供应商提供,驾驶服务则由驾驶服务供应商提供。使用条款还特别给出租车服务供应商、租车方的《租车服务协议》和《驾驶服务协议》。后者规定,如遇意外交通事故,若属驾驶服务用户代驾员违法行为而应承担责任,则按保险公司赔偿规定由甲方承担。属对方车辆负主要责任的,驾驶服务提供者不负责损失赔偿。 
  滴滴和快的公关表示,目前使用自己应用的专车都要购买高额保险,且一定要按座位人数投乘客险。
  快的公关人员表示,1号专车需要上全三种保险,一个是针对司机的第三方责任险,最高可赔付100万;第二个是座位险,车内乘坐几个人就买几份,每个座位有20万保险;第三个是交通意外险,最高保50万。“这样如果出现交通意外,乘客最高获赔70万。对司机要求至少有五年驾龄,无任何犯罪记录,专车还安装了GPS,利用技术手段提供安全保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