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画家张波小聚,正值他从“彩云之
2015年01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近日和画家张波小聚,正值他从“彩云之南”飞回来。新朋旧友欢聚一堂,觥筹交错,兴致一高就打开了“话匣子”——朋友们打趣着要听张波“讲故事”,他也热切的谈起了此次的云南之行。
云南是张波“跑顺了腿”的写生地区之一,这个拥有全国52个少数民族的西南边陲,是一个人神可共居的美丽地方。张波爱探险,爱热闹,爱旅行,爱画不一样的人物形象,爱体会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因此,这里也成了他每年都会前往的钟爱之地。此次写生,张波收获颇丰,每天,这些白族、纳西族、布依族、哈尼族、拉枯族、佤族、苗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多个叫不上名称的少数民族水墨人物写生,占据了微信“朋友圈”。他喜欢画,乐意发,我们也高高兴兴地看着他“刷屏”,对羊毛披毡彝家汉子的健壮身影,对白族少女俊俏面容的品评,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朋友们群聊时的“热”话题。
云南不乏好山好水好风光,雄伟的大山、潺潺的小溪遍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然而当张波立足这片山水之间,却对生存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有着特别的感受。他们粗犷的性格,奔放的性情,在生存环境的磨砺和熏陶中,所形成的那一张张爱憎凝聚、悲喜交加、欢乐和惆怅汇集的面孔,是当地人们朴实、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传统地域文化与当代文明相碰撞的深刻烙印。“眼神里带着泪光,不是对今生的索求,分明是对来世的笃定;嘴角送出的也不仅仅是微笑,是内心的满足和对来世的憧憬;手里拿着的更不是什么转经筒,那好似黑暗里寻找光明的明灯和引领你穿越时空的使者!走进人的心灵深处方能与之交流,且为其传神……”这是张波在描写一位藏族老妇时的感想,他正是在以他的笔墨方式为这种朴实、有信仰的生活和一个个鲜活、厚重的生命进行记录和传神。无论是在京的工作室上课,还是漂泊在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写生,每天的早课、整理、创作都是张波必不可少的程序。画画对他来说,俨然成为了一种和吃饭睡觉同等的需求,张波能够不断努力提高技艺,并从中获得快乐,让绘画这种略带孤独和枯燥意味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2014年,张波进行了五个月的漂泊、采风、写生,行走了几万公里的行程,累积了上千张的作品,其中辛苦与欢乐自知。张波说:“有时看惯了烟雨江南,满目荒凉也许是我另一种选择和追求。美的形象无处不在,带上相机,带上画笔,最好也带上灵魂,约三五知己,踏遍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去寻找属于自己最美的风景,的确是一件不错的事。出走,也是给自己的心灵寻一方净土!”这种长期的漂泊与探索,生成了艰辛与执著,却也注定了发现与收获,2015年,愿张波的征程:美丽与冒险兼具,艰辛与收获同行。(贾佳)
▲秋韵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