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具”还是多“用脑”
2015年02月0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刘天放
作为教师,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学习条件变好了,反而不少学生学的东西不如过去的学生扎实了?这除了与大家不断声讨的“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外,是不是与越来越多教师的简单化教学以及学生的简单化学习有关呢?换句话说,除了其他已知的原因,是不是与教师过度使用辅助教学设施或学生过多使用学习用具,使“用脑”越来越较少地参与教学和学习过程有一定关系呢?
比如学外语。都言称现如今合格的翻译越来越少,供人欣赏的翻译佳作多出自过去的翻译家之手。以前的翻译大家如傅雷、林语堂、叶君健、朱生豪、杨宪益、朱光潜、萧乾、沙博理、罗念生等有很多,且人家还不止精通一门外语。在后人看来,其成就简直无法逾越。可想一想,这些大家们在当时学习外语时,根本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他们当年仅靠自己的勤奋与智慧学习,别说现在孩子们手里的那些复读机、学习机、翻译机乃至互联网移动手机,这些大家当年连一台笨重的台式录音机都没有。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大学一个班的学生如果能上一堂有录音机辅助教学的课,都算是一种奢望。
而以上诸大家哪个不是数门外语兼通、功底扎实、博览群书、中西贯通,同时具有大家风范?在七十多年前的西南联大,就有中西博学的“牛人”教师连讲义都没有。为何?因为他们扎实的知识功底令他们上课根本不用教案或讲义。许多老师出口成章,学生记笔记一学期下来,即是一本教科书!他们靠什么?在没有多少辅助教学手段的年代,为什么有如此多大家?
简单地说,除了这些大家刻苦用功和具有聪颖的头脑外,更重要的恐怕是他们没有那么多学习辅助工具的干扰,不依赖辅助工具,全凭自己的用脑、用心、动手、动口等来完成学习过程。这些大家的头脑里储存的知识,可不是仅靠辅助学习用具“辅助”来的,而是靠超人的毅力一点点积累的。
反观现在的学生,他们生长在信息年代。电子产品对他们来说就像过去孩子们玩踢毽子或跳绳那样普通。孩子们就这样有意无意地被束缚在了学习辅助工具上。时代进步了,辅助教学仪器和设备也先进了,按说教学效果也该变好了,可令人遗憾的是,孩子们的功课似乎不扎实了。教师们也没有摆脱“辅助教学用具”的束缚。辅助教学用具的过度使用有时候甚至替代了教师的正常且无可替代的讲解;“辅助”教学用具反倒成了喧宾夺主的“主讲工具”。教育界为了搞“创新”,不停地创造“新概念”:自主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等,不一而足。有些学校甚至规定:教师必须在机器上授课,必须做PPT;学生必须在电脑前完成规定的学习量。殊不知,有些课程是根本不需要多少机器“辅助”的(有些科目的确需要)。
本来,运用辅助教学手段无可非议,可无论怎样,机器终究无法代替人。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勤奋和学习动力,离开了用脑、用心、动手、动口等“原始”学习方式去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偷懒行为、逃避行为;对教师来说,即是一种浮夸行为、取巧行为。如今,学生不再多用思考的方式,而是频繁使用学习机、翻译机、复读机、手机……就一切搞掂。教师较少通过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亲身传授去讲课了,带动学生们去用脑思考的过程也简单化了。教学内容中厚重的文化内涵,对字词和背景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挖掘等,也朝着简单化趋势发展。如果这样,除了能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一些所谓的“便利”和“省时”,除了给教师和学校带来一些所谓的“创新”教学法和“教学成果”外,有多少实际效果实在很难说清楚。本人有幸听过一堂主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外语课。只见授课教师围着电脑转圈圈,一会儿开启视频,一会儿讲解荧屏上的要点,一会儿又忙三迭四地复述上面的内容,忙得满头大汗。而下面的学生也是一脸茫然,紧跟讲课的快速节奏,别说记笔记,就连跟得上听讲都成了问题。我没看出这堂课的重点在哪里、知识点在哪里,记忆中好像只是把那些该放在屏幕的内容都放上去了而已,仅仅做到了“不缺项”而已,更像是在“堆砌”授课内容,而不是讲授。
“辅助学习用具”就是一把双刃剑。“用脑”和“用具”不是对立的。辅助教学用具不是不可以用,但要看怎么用。需要时就用,不需要时就不用。用好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滥用,就有可能帮倒忙。教师的“教”是根本,而辅助教学设施只能是“辅助”。教育界该对此做些反思。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文化学者、自由撰稿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