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顾大贵”
孝子顾大贵:24年悉心照顾患病母亲,孝行被编为顺口溜
2015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顾大贵每天早上为老母亲梳头洗脸。
   文/片 本报记者 张帅 通讯员 田会银      
  “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顾大贵。”在孝里镇赵庄村,村民之间相互传着这句顺口溜,对顾大贵来说,这是最大的褒奖。46岁的顾大贵,是赵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他24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生活难以自理的老母亲,不怨不忿,孝顺如初。2015年初,他被评为孝里镇“十大孝子”。

■两哥哥意外离世,顾大贵独挑家庭重担
  顾大贵从小家境贫寒,家里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三。由于幼年丧父,母亲将兄弟三个拉扯成人,生活异常艰辛。1991年6月,顾大贵61岁的母亲王祥凤在屋顶上干活时,脚底打滑,不慎从屋顶掉下来,昏迷不醒。家人立即将王祥凤送往医院,在医院接受了一个多月的治疗后,由于难以支付高昂的治疗费,顾大贵将母亲接回了家。在顾大贵精心的照料下,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老人慢慢好了起来,能够独立行走。
  就在母亲慢慢好转时,不幸再次降临了这个困难家庭。2000年,70岁的老母亲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彻底失去了自理能力。考虑到兄弟们家里各有各的难处,生活水平同样不富裕的顾大贵主动挑起了赡养老母亲的重担。“兄弟们生活比我困难多了,我再难也得照顾好俺老娘。”顾大贵说。
  屋漏偏逢连阴雨,不幸第三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就在老母亲瘫痪不久后,顾大贵远在外地的大哥去世,与此同时,二哥二嫂也因一氧化碳中毒不幸遇难,还舍下了两岁的小侄女。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顾大贵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压倒,而是勇敢地担起了抚养侄女的重任。他供侄女读书,一直供到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当时再难我都坚持下来了,好在都过去了。”顾大贵告诉记者,如今侄女已经结婚,让他很是欣慰。

■孝心打动邻里,也俘获了芳心
  二十多年来,无论多忙多累,顾大贵总是时时刻刻贴身照顾母亲。老母亲上了年纪,牙齿不好,顾大贵就把饭菜煮得稀烂,一勺一勺地喂到母亲嘴里;为使老人有个舒适干净的环境,他天天为母亲擦拭身体,擦屎端尿,换洗尿布脏衣服。
  “陪着俺娘聊聊天,她听得高兴,我自己也不觉得闷得慌,互相做个伴呗。”顾大贵看着日益健康的母亲,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二十几年如一日的孝心感动了街坊邻里。2015年初,顾大贵被评为孝里镇“十大孝子”。“久病床前有孝子,养儿当如顾大贵。”他的事迹还被村民编成了顺口溜,在村民之间相互传着。
  多年来,顾大贵只顾着专心照料患病的老母亲,自己的婚姻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一直单身。正因为他对老母亲的这片孝心,街坊邻居对顾大贵赞誉有加的同时,也张罗着为他找个合适的对象,有些好心乡亲陆陆续续地上门给他提亲。
  今年春节前后,经亲戚朋友介绍,顾大贵认识了齐河县马集镇孙庄村的杨女士。初次到顾大贵家,杨女士就被大贵照顾患病母亲的孝心打动。
  “他们两个能够生活在一起,也算是了了我这老太太的一块心事。”已经85岁的王祥凤老人看到自己将要过门的儿媳妇,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孝子故里孝道人请您推荐“身边孝子”
  人杰地灵的长清是孝子故里,郭巨埋儿的故事起源于这里。这个二十四孝故事之一虽然孝得有违人伦,但中华民族崇尚孝道、尊老敬老的优秀传统,是凝结成儒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主体,从来没有被抛弃过。孝与忠一起构成中国千百年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两大精神根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离不开忠孝两字。孝是对老人和长者的尊敬,忠是对事业和信仰的坚守。离开忠孝,我们的文明便堕入虚无,一切皆无从谈起。
  弘扬孝道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渠道,是媒体的责任担当。孝子故里不乏孝亲人物,在采访中,许多长清孝子给了我们难得的感动。这些草根人物生活得平凡普通,却演绎出了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伟大。在长清区自来水服务中心和长清饮用水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向这些孝亲人物致敬,为他们喝彩,同时希望读者关注身边的平凡,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孝亲人物。
  如果您身边也有令人感动的孝亲人物,请告诉我们。我们栏目记者的电话是18354167086,办公电话是15706411177。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