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火了,节操没了
2015年07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崔滨

  昨天凌晨,一段某服装品牌的试衣间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燎原般传播开来。虽然这段视频号称“不慎流出”,但人们还是在其中发现了令人疑惑的蛛丝马迹,那就是里面植入了品牌的名称,便脑洞大开地想到这是不是又是一次营销炒作。
  于是,更多品牌不管不顾地扔掉节操加入进来,什么我家的试衣间又大又敞亮,什么穿我家的同款衣服更快更方便。仿佛一夜之间,什么廉耻底线都被高温蒸发了。
  说了许多这段无节操视频开出的恶趣味之花,或许人们更应该能注意到那个比恶意炒作营销还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交媒体运营机构,怎么能允许如此不雅视频公然上传,并在整整一夜的时间里肆意传播流转。
  且不说偷拍自拍隐私之事,也不说于公序良俗不合之事,就算你出于个人兴趣爱好拍摄了,也不能公然传播,这已然出离道德评判,而坠入违法境地了。我国刑法中,对向他人传播有淫秽内容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等内容,传播范围达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执法机关就可以立案追诉。
  而且,不止是拍摄人四处扩散会受律令制裁,对此类传播内容不加审核任其传播的媒体机构也同样要承担责任。尤其是现在,新媒体渠道扩散传播迅速,国家网信办新出台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中的相关约束条款,正是为杜绝此类现象而设立。
  除了这些刚性的法律约束,就是从企业的社会责任来说,作为受众广泛、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平台,理应主动审核屏蔽不良内容。比如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机构Facebook,基本都选择与专门的内容审查外包公司合作,用海量的人工筛查,来消除难以用机器审查甄别的图片和视频,而其审核之严格,曾经有机构用疑似不雅图片的正常图片试图挑战,结果都被判定不合格而无法发布。
  即便是这样,Facebook等全球知名社交媒体还是经常被批评为审核不良信息松懈,但从这次的试衣间视频事件来看,中国的社交媒体连起码的不良信息审核都无法做到。更为令人担忧的是,随着那段不雅视频渐渐降温,相关互联网企业也“放松”下来,而互联网传播秩序的缺失也将延续下去,给下一段更加火爆的视频留下足够的空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