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着了脑子却很清醒,真折磨人
睡眠障碍患者越来越多但重视不够,仅一成多寻求医生帮助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立医院医护人员正在为睡眠障碍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受访者供图)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质量关乎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睡眠障碍。但由于有些人对睡眠障碍认识不足,导致睡眠障碍接受治疗率很低,不少人也因找不到有效的就诊途径,从而拖延病情。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失眠的时候,仅有13%的成年人曾和医生沟通过这一问题。

  见习记者 张如意
本报记者 陈晓丽     
 
女儿出生半月后
一夜只睡俩小时

  张倩的失眠要从三年前她女儿的出生说起。今年29岁的张倩说,“女儿不知道为什么从出生开始就特别爱哭,白天也不怎么睡,就一直哭。”这让本来睡眠就不太好的张倩心烦气躁,女儿出生第15天的时候,张倩开始彻夜失眠。接下来连续两天的时间,张倩一共也只迷糊睡了两个小时左右。从那以后,她经常一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甚至彻夜清醒。“一看到床就紧张,怕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的时候听见哪里有声音就生气。”张倩说,因为睡不好,也没心思照顾刚出生的女儿,“只要能睡好,我什么都愿意付出,只要睡不好,我就觉得生不如死。”
  张倩去了不知道多少次医院,西药、中药都试过,甚至曾经情绪崩溃到不得不注射了一支安定剂才睡着。“看到网上有说多少天包有效的药物,就花了7000多元买来吃,哪有心思判断真假。”不只是药物,张倩还买来一摞关于如何静心养性的书籍读,请每小时收费500元的催眠师催眠,喝灵芝水等保健品,都没有见效,“后来我发现大哭一场之后,能睡上三四个小时,我就经常找催泪电影来看。”
“身上像有虫子爬
头上像顶着大锅盖”

  和张倩一样因睡眠障碍而痛苦的人并不少见,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约有10%-49%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不同国家失眠发生率有较大差别,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女性失眠发生率是男性的1.4-2倍。
  聊城的张女士今年30多岁,两年来感觉从未入睡,同时伴有全身乏力、发麻,“身上像有虫子在爬,头上也像顶着个大锅盖。”张女士痛苦地表示,“每天都会感到头疼、头晕,一天能吐好几次。”四处求医、尝试各种办法都没有效果。
  “我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了?”在山东省立医院东院睡眠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振华的诊室里,张女士问道。当天晚上,睡眠中心工作人员为张女士做了多导睡眠图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张女士躺下半小时后就进入了浅睡眠状态,整夜虽以浅睡眠为主,但确实是睡着了,而张女士却仍然认为整晚都处于清醒状态。刘振华解释道:“临床上,我们称这种失眠为主观性失眠或者矛盾性失眠。”
  据介绍,睡眠分为四个阶段,入睡期、浅睡眠期、深睡眠期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这四个阶段循环交替,一个周期大概在90-120分钟。“张女士一直停留在入睡期和浅睡眠期,无法进入深睡眠期,所以她才感到入睡困难,像一直没有睡着。”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评估检测,最终张女士被诊断为抑郁焦虑情绪引起的睡眠紊乱。
失眠患者就诊率
正在逐渐增高

  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睡眠障碍认识的提高,因睡眠障碍就诊的患者已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年来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山东省的医疗机构中,三级医院每月进行睡眠监测的人次为36-100例不等,二级医院则平均每月监测8-12例。
  “目前我们睡眠中心每天接诊20个左右的患者。”刘振华表示,“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睡眠相关疾病的认识不足,或者不知道有相关科室的存在,找不到有效的就诊途径。”有调查数据显示,在面对失眠的时候,仅有13%的成年人曾经和医生沟通过这一问题。
  “睡眠障碍往往会伴随躯体不适,当有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时,很多人首先考虑去看神经科;有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时,他们会选择呼吸科;有经常性的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表现时,他们可能就会去心理科。”刘振华说,有些医生也忽视了睡眠障碍的危害,这不仅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能造成治疗的延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