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手术室最强“护航”团队
——记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院)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手术麻醉科团队。
  ◥李慧禄、章玉菊
     现代社会医疗救治离不开手术,一台手术的成败,除了外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离不开为它保驾护航的幕后英雄——麻醉科医生。麻醉,镇痛,心脑、呼吸等种种生命体征的调节,让这一角色的作用远远不止于常规意义上的“让病人在手术前睡着”。
  在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院)(以下简称省耳鼻喉医院)的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就有着这样一支高水准的“护航部队”,除常规手术,他们还以困难气道处理、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异物麻醉、控制性降压等技术闻名国内;作为国内领先的耳鼻喉专科医院,这里也诞生了国内最早一批专科护士,护理的专业性亦得到国际一流医疗集团的赞誉。

  本报记者 孔雨童

  百分百气管异物取出率
  2017年夏天,济南长清区一名6岁的儿童龙龙(化名)因为吃干果时不注意,将一颗花生卡在了气管内。很快,孩子就出现咳嗽、憋气,随时有窒息的危险。
  鉴于当地医院治疗条件有限,家长抱着孩子打车一路赶往山东省耳鼻喉医院。“来的时候,家长用一根吸管不停地往孩子嘴里吹气,急得快要哭了,而孩子已经快不行了。”省耳鼻喉医院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主任李慧禄回忆说。由于孩子不断咳嗽,取出花生前的麻醉至关重要。千钧一发的时刻,李慧禄带领团队先用纯氧给孩子持续通气,使孩子青紫的面孔慢慢恢复正常;接着他迅速用药物提升孩子的心跳速度以耐受缺氧状态,当血氧饱和度达到80%-90%的时候,吸入麻醉药物,最终,孩子气道的花生被成功取出。
  这简短的几行文字就可以描述的步骤,李慧禄带领团队却钻研了十几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们换过一些药物尝试,也进行过一定的技术革新。”迄今,在诸多大医院不敢接诊这类患者的情况下,省耳鼻喉医院麻醉团队已经抢救过3000余例气道异物患者,领先国内,并保持了几乎百分百的成功率;他们总结摸索的“保留自主呼吸气管异物麻醉”技术闻名医学界,常有国内其他知名医院的专家前来学习。
  从手术“护航”到围手术期“护航”
  在很多大众的理解中,麻醉科医生的作用就是术前“打一针”,让人“睡着了”做手术。而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麻醉科医生还承担着术中患者整个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调控,术中紧急抢救、日常急救复苏、术后镇痛、配合特殊手术降压、重症检测等繁杂又至关重要的责任。
  “麻醉医生就相当于一个手术中的内科医生,或者全科医生。”李慧禄介绍说,手术中患者的生命体征很容易出现问题,麻醉科医生从术前准备,到术后监测,需要对涉及患者的心肺、呼吸、神经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细致掌握,才能完成整个“护航任务”。作为山东省最大也是全国知名的耳鼻喉专科医院,省耳鼻喉医院经常要接诊一些复杂、疑难的颅底、头颈部肿瘤病人,常常一台手术长达10多个小时,这对麻醉科医生来说是非常大的考验。
  从业几十年来,李慧禄和同事一直以“早7点,晚9点”的节奏兢兢业业又战绩卓越地守卫着这条生命线,保持着让患者“舒适睡眠,术后十分钟清醒”的麻醉水准;配合耳科手术的控制性降压术等一系列特色技术,也作为重要的部分保证了省耳鼻喉医院连续八年位列中国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前十名。
  对未来,医院和李慧禄团队也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从麻醉科向“围手术医学科”发展。“围手术期是从确定手术治疗,到手术结束康复的一段时间,这个阶段死亡率相对较高,国外死亡率在0.5%-4%,在国内每年也有大量患者在这一时期死亡。”李慧禄说,早在2014年前后,美国就开始重视麻醉医生对围手术期的管理,麻醉科医生的全面性和对患者生命体征管理的经验,更适合这一角色。
  在未来,李慧禄和更多省耳鼻喉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将更多成为患者从术前到出院的“全程安全”的保驾护航者。
  国内最早的手术室耳鼻喉专业护士
  在麻醉与围手术医学科,还有一支重要的团队不得不提,那就是手术中心的护理团队。
  早在十几年前,章玉菊护士长就开始推行专业手术护士的培养。“专业护士就是给不同的专业配备专门的手术护士,这样将更有利于术中配合和提高护理的专业性,护士不仅仅是传递器械的角色,而且也是手术台前医生的有力助手。在手术配合中专业护士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不仅能看懂手术步骤,医生的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知道该传递什么器械。手术室的护士个个都成了‘精兵良将’,与手术医生形成了默契的配合。”章玉菊说。
  为配合医疗责任组模式的实行,给医生提供更好的手术护理平台,全面提升手术护理专业品质,手术中心团队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建立起医疗护理责任组,实行医护一体化、专业护士“定岗定编”模式,这种可完整追溯的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配合效率,也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护士长最常说起的一句话就是:“一定要让医生心情愉快地做手术,这样才能给患者更好的手术质量。”在专业“做精”,管理“做严”的同时,章玉菊也尤其重视给医生和患者创造更好更人性化的环境和体验。
  手术中心一直实行24小时开放和弹性排班,医生因为看门诊或患者情况变化,需要临时增减手术,或在非常规工作时间安排手术,这在一些医院协调起来会非常麻烦。但省耳鼻喉医院手术中心多年来为保障这种机动性,在手术安排上全力配合,手术多的时候全员加班,手术少的时候弹性休息。护理团队节假日加班是常事,以更大的牺牲,保证了医生和患者需求。
  走在省耳鼻喉医院手术中心术前儿童等候区,常常能见到为安抚婴幼儿准备的画册和奶嘴。“听力障碍的孩子很多都缺乏安全感,我们要求护士术前跟孩子们一起互动,用手语告诉他们你真棒”章玉菊介绍说,孩子们常常会紧张地把护士的手都抓青了,护士依然会紧握着他们的手,用微笑安抚孩子们的心。
  市民刘洪刚今年57岁,先后在省耳鼻喉医院做过两次手术,“每次麻醉清醒的时候,总有医生或护士过来笑着说一句,手术很成功,请放心,”刘洪刚说,后来他知道,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定。对于普通人来说,手术室的氛围应该是很紧张的,但在这里有种莫名的放松感。
  “可能记不住那些医生护士的脸,但会记得他们的笑容,真的很难忘。”
  多年来,许多国内外专家医疗团队来到省耳鼻喉医院访问并参与手术合作,频频留下“手术室专业护理一流水准”的评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