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幅标语应多些文化味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朱文兴        
 
  日前,笔者在泺源大街趵突泉南门东侧公交站等车时,发现马路中间交通隔离带上有一条“万水千山总是情,不扔垃圾行不行”条幅标语。这条标语比较押韵,字体也很大,视觉冲击力强,至少在附近公交车站候车的市民和游客都能看到,对于引领和约束行人不随手乱扔饮料盒、矿泉水瓶等垃圾,肯定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但看了这条标语,笔者总感到似乎欠缺点什么。缺些什么呢?应该是文化味。这条标语虽然押韵顺口、指向明确,但两句之间逻辑关系不够紧密,尤其是“不扔垃圾行不行”这样的文字表述,笔者认为过于直白、不够含蓄隽永,且口气也显得很无奈,有点对群众不信任的感觉,让人看了感到不舒服。
  有一条与此内容大致相同的条幅标语是这样写的:“走遍千山万水,只留脚印一串。”这条标语,显然包涵着引领和规劝旅游者在景点不要乱涂乱写、不要乱扔垃圾的内容,但却没有直白地从字面上写出来,而是用“只留脚印一串”六个字来表述,既含蓄却也很明白,显得很有文化品位。好的条幅标语公益广告理应如此。
  建设美丽泉城、创建文明城市,核心是文化。条幅标语公益广告是展示一个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期待有关部门能重新审视一下本系统、本辖区的公益广告和标语,不仅要提升公益广告制作的硬件质量,还应做好内容语言设计,让条幅标语公益广告主题更明确、文化味更浓一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