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庄汉墓的发掘
将改写汉初的历史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若为吕台之墓,不仅将会改写中国编钟、编磬的历史,而且也将改写汉初丧葬习俗礼仪制度的历史,并将对吕氏篡权还是吕氏已经建立帝制进行历史的重写。古人重丧葬之礼,尤其王侯将相,“……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先者众。”往往起陵山以标世。吕台之薨,正值吕王才封未久、吕国新立之时,诸吕正心高气傲,睥睨诸刘,侧目汉朝江山,必为其大肆操办,以扬吕抑刘。这时诸刘被诸吕分割包围于各处郡邑,为求自保,必纷纷前来吊祭奉礼(以吕氏女婿身份者自不必说)。洛庄汉墓无论从规模、出土文物规格、标准来看,都大大超出了一般“王”的制度,有些方面甚至为帝王陵所难及,说明了当时吕台丧葬规格之高和诸吕野心展现以慑诸刘王的要求。
  再从吕氏的起家及出土的编钟、编磬来看,吕台是由郦侯起身封王的,而吕氏家族的大本营是吕公当年的临泗侯国,在今山东定陶、菏泽、成武、巨野、济宁、单县,江苏省丰县、沛县,河南省商丘县、安徽省砀山县交会地区,与郦国为邻,这些地方都在睢水、泗水流域,既是汉高祖斩蛇起义之旧地,又是当年吕公令沛之故乡,是吕氏家族的发祥地,自古是出产磬的地方。
  磬,是古代帝王礼乐中必不可缺的器物。其音雅,可调宫商,可奏韶乐(韶,乃虞舜时期的一种乐舞,又称“箫韶”)。其声润,代表德。自唐尧之时即为王者所用,但中国哪里出的磬最好呢?《禹贡》中有“四濒浮磬”之句,可知产在泗水流域。《括地志》亦云:“泗水至吕梁,出磬石。”《随志》云:“下邳有磬石山。”《太平寰宇记》云:“磬石山在下邳县西南十余里,即《尚书》云泗濒浮磬者。”《大清一统志》:“磬石山,在泗水南四十里,出磬石,上供乐府。”按《水经注》引《晋太康地记》曰:“泗水出磬石……东南流,丁溪水注之,溪水上承泗水于吕县。”则磬是吕国吕氏家族发祥地——泗水的独特产品无疑。
  吕台封王后,墓葬济南,而不是原周吕国都吕都附近的吕陵(今菏泽西南吕陵集),必把磬陪葬,一方面它代表王乐,符合吕氏王天下的野心,一方面它又是家乡的特产,代表祖封祖荫之地。而且,吕,本意又是阴律,《周礼·春官大司乐》有:“奉黄钟歌大吕,奏姑洗歌南吕,奏夷则歌小吕。”又,《大师》云:“阴声大吕应钟,南吕涵钟,小吕夹钟。”《汉书·律历制》:“阴六为吕,吕以旅阳,助黄钟宣气而牙物也。”钟磬等乐器所宣奏的钟吕之乐,在某种意义上于吕氏除了帝王之制外,还有图腾的作用。所以,吕台墓中以磬、钟代表黄钟大吕,涵钟南吕,夹钟小吕,寓意吕姓得钟吕,得宜又得时。(这里还必须指出:吕台祖父吕公以相术名闻天下,其后亦必迷信。)洛庄汉墓中出土了整套整套数以百计的钟、磬,更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佐证。一言以蔽之,外戚吕氏实际上已经掌握实权,并掌管整个国家。
  纵上所述,仅仅是笔者从史证角度的一点探讨,还有待考古专家进一步发掘论证。
  (作者系章丘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