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庄汉墓墓主人之推测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先纵观汉初齐国及“吕王”和“济南王”的历史。
  刘肥齐国世系:
  (1)齐悼惠王肥;(2)齐哀王襄;(3)齐文王则(济南归其管辖极其短暂)
  吕国国王图:
  (1)吕台(前187年);(2)吕嘉(前182年11月立);(3)吕产(前182年立);(4)刘太(前181年二月立)
  济北国(济南归其管辖)王刘兴居(前178),翌年被诛。
  济南王刘辟光(文帝十六年),景帝三年被诛。
  再结合现出土的“吕大官丞”、“吕内史印”等封泥和“齐大官印”等铭文,可推知:
  第一,墓主人极可能是吕台。因为发掘出大量印面为“吕大官印”、“吕内史印”的封泥(印章),为考证墓主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证据。在西汉前期郡国的官署基本上是依据中央汉室而设置的,与中央同名同责,为了加以区别,一般郡国的官署均在前加以地名。“吕大官印”、“吕内史印”、“吕大丞印”前面的“吕”字即指地名。因此,这些印章均应是吕国的官署印章。而墓葬附近正是东平陵城所在地,西汉时期该地共存在过两个国,前为吕国,后为济南国。济南国的国王因负罪而被杀掉,属于非正常死亡,一般不可能有如此高规格的陵墓。再说,吕台是刘邦之妻吕后的亲侄子,刘邦死后不久,吕后就执掌了实权。吕后掌权时,把齐国的济南郡划割过来,分封为吕国,吕台是第一任国王。后来的吕王均被诛杀,按当时埋葬制度,被诛的国王是不会被厚葬的,因此,只剩下第一任国王吕台才可能有如此大规模、高规格的墓葬。
  第二,墓主人是不是刘肥?在公元前189年,齐国国王、汉高祖刘邦的长子刘肥也因病去世,而在当时洛庄一带仍然属于齐国管辖。由于吕台和刘肥去世的年代相近,而且在出土的许多青铜器上面刻有齐国的文字,因此,一些学者认为墓主人也可能是这位汉代皇子。从现阶段出土的铜器上的所有铭文看都是刘氏的,而封泥仅相当于现在邮寄东西的封签。再从发掘中出现的几个谜团可推知,东墓道坚硬的封土上发现清晰的车辙印,而且东墓道较长,可知墓主人可能是从东面过来的。但笔者认为墓主人是刘肥的可能性极小,只有一点笔者不能断然否定。从发掘出现的封土后又挖坑祭祀,似乎证明墓主人可能是刘肥,从历史上看,齐国被分割又被复原,刘氏之后人可能多次来祭祀。
  第三,也可能是刘辟光。景帝三年刘辟光参与“七国之乱”而自杀。据有关史料记载:被厚葬于章丘危山(即在洛庄汉墓之南4公里处),日本侵华时,日本人曾盗掘过,但并无所获,也没有证明墓主人是刘辟光,因此,也不排除是刘辟光的可能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