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永:儒雅敦厚,谦虚平和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陈莹

  现实中的张国永,是个谦谦君子,与人相交,儒雅敦厚,绝无狂态。与张国永交流,无论是电话中,还是生活中,他总是话中带笑,让与他交流的人不自然就有种愉悦的心情。
  谈起走上书法之路,张国永会说:“我以前就画画呀!”对于绘画,张国永认为,这是遗传。张国永出生于河南南阳的一个小山村,在十里八乡,张国永爷爷那一手好油漆画可谓远近闻名。其实,在张国永还是几岁的孩童时,爷爷便过世了。而小学五年级时,张国永画的大虎便是过年集市上的好货。虎,在当地是辟邪之物。
  1983年底,张国永参军到了辽宁省锦州市。画得一手好画的张国永很快就受到了重用。“写字的短板也就显示出来了。”张国永丝毫不避讳谈那时,自己画了一幅作品,却因为要配书法花几个小时去找熟人求字。
  “后来,领导说我,画画得这么好,如果字不好,可惜了!”就这一句话,敲开了张国永学字的最后一层纱。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风靡全国。有人推荐张国永也学,可思量再三,张国永决定:要写就写最正统的,练王羲之的小楷。
  受益于良好的绘画基础,用张国永的话来说,是自己的模仿能力强,练习一个月后,张国永获得了优秀奖,这大大地鼓励了他继续学下去的信心。而半年后,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的三等奖,让张国永彻底的自信了,“部队还给了我一个三等功。”
  在张国永的心中,书法之路上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在辽宁时启蒙老师张坤山,另一位便是烟台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宁兰智。
  “到现在,我也称宁主席为‘老师’。”在尊师重道的中国,有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在张国永的心目中,叫宁兰智“老师”有着发自内心的敬畏。
  2006年,张国永离开国企,专职书画。用他的话说:要把书画认真、塌实地做下去。这近似斩断后路的做法,让张国永真的一心投在了书画上。几年间,张国永的作品频频获奖、入围全国及省内的大赛。
  在练习书画之余,张国永也不忘将所学传播出去,10多年,他坚持在幸福、小东夼和开发区开办了七处书法工作室。正是从这里,走出了数十位中国书法协会、山东省书法协会以及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