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支招考前如何调整状态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正在专心上课的烟台一中高三学生
     专刊记者 王伟凯 王双

  距离2014年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很多学生和家长即将面临高考前最重要的两个周,如何在最后两个周将自己调整到巅峰状态?为此,记者走进烟台一中,让烟台一中的名师给学生和家长们支支招。
学习篇 
  分秒必争会听课
  烟台一中曾经培养出两届高三理科全省最高分的“状元班主任”张启老师介绍说,在最后两周,上课听讲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老师的思维方式,弄清楚有哪些是自己没有想到或者掌握得不够的,从而才能及时查缺补漏。
  每堂课虽然只有40分钟,而且最后一段时间里每科加起来不超过10节课,但是老师们为这每堂课所做的准备远远不止40分钟,老师讲课的精度是学生自己看书无法达到的。并且,这个阶段老师的讲课带有押题性质。因此,这时候同学们应该做到分秒必争。在上课的时候不光要认真记笔记,更要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题、主动归纳、主动记忆,化被动为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紧跟老师的思路走,多去领会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
  那种认为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上稀里糊涂,课后加班加点的做法是最不明智的。张老师建议同学们要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学到尽量多的知识。
要提高做题速度
  烟台一中高三年级组长崔满富老师介绍说,最后两周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感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适当题量的训练是必要的,这样才不会“手生”。要争分夺秒,能够在两个小时做完的题目绝不拖到三个小时,不要养成拖拉的坏习惯。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搞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积极的生活态度
  崔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大早起床后,对着镜子微笑。路上遇到认识的人,主动打招呼,始终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积极的生活态度将影响思维,从而对缓解紧张、压力也有帮助。这个时候,同学们对自己应该要有个合理的定位,清楚自己的情况。面对高考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不紧张,以平常心对待、保持适度焦虑,力争在考试时发挥出正常水平。

心理篇
  努力做到三“jing”
  烟台一中心理老师蔡娅丽建议同学们,想要调整好心态应该做到三个“jing”,即静、净、境。首先要保持情绪宁“静”,不因高考的临近而出现情绪大幅波动。其次,思维干“净”,就是答题时没有杂念,扎扎实实做题,认认真真考试。不要在复习时想着做题、考试时想着考得好不好。做到了前两点,就自然而然有好的心“境”,不会受情绪左右,出现浮躁、大起大落的现象。
  蔡老师建议,同学们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想赢但要不怕输”的心态。高三学生现在的努力方向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巩固原来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保证不丢分。建立自信心,要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即使不能完全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就没有遗憾。
变压力为动力
  有些学生由于在高考前最后的“三模考”中发挥失常,所以对两周后的高考特别紧张,最后在上考场时会带着模考成绩不佳的心理阴影。蔡老师介绍说,临近高考,学生适度的紧张其实是正常现象,学生应适度将压力转换成动力,激励自己更深入地挖掘潜力。
放大优势,忽略劣势
  有些学生在考前容易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如“我数学不好,高考时一紧张肯定会考砸”。对于这种情况,蔡老师建议,学生不要反复在心中暗示自己某一门学科会拖后腿,这样更易于加深对高考的恐慌感。她建议,学生应找找自己的强项在哪儿,每天对自己说一些鼓励和赞美的话,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会对学生的心态起到不小的正面作用。
家长篇
  考前多做做“减法”
  “状元班主任”张启老师建议,临近高考这段时间,家长首先不要把自己的紧张感传给孩子,孩子每天在家跟父母真正相处的时间不过两三个小时,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还唠叨高考,孩子就全天处在紧张状态。孩子回家,家长尽量避免谈高考,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电视,聊聊新闻、生活趣事,营造愉快轻松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信任、支持。
  其次,观察孩子情绪变化,这阶段要对高考的重要性多做做“减法”,告诉他“有能力的孩子到哪里都能发光”、“高考不是唯一的成才途径”等。最后,做好后勤工作,保证孩子正常作息,坚决不开夜车。多给孩子吃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的蔬菜和水果。注意天气变化,保证孩子身体不出现任何不适。
急在心里口不开
  如今的家长对孩子还是很宽容的,特别是在孩子面临高考这样大型的且对他们今后十分重要的考试前,有些家长还会适当地“放宽政策”,就算自己心里很急,但也不会表露在脸上。这不失为现代家长的一大“进步”。
  但是也有些家长会与班主任商量是否需要请假,每天陪伴在孩子身边,为他们“打点”日常的生活。崔满富老师建议,家长其实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像往常一样与孩子相处即可,有时过度的关注和关怀可能会引起孩子不适应,甚至紧张、焦虑的情绪。有些家长虽然自己嘴上不说“孩子你一定要努力、争气,不要让自己失望”等话语,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已表现出自己对孩子高考的过分重视,这在无形中确实为孩子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学生篇
  忌起早摸黑
  有些学生总是希望百分之二百地利用考前最后的时间,他们往往会埋首于大量的“题海”中,每天都复习到很晚,白天没精神,复习效率不高。这些学生将最后两周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不肯放弃每一分钟,这导致了他们比较紧张,神经一直紧绷着,对心态和状态都有害而无益,也许这也会对他们的高考带来不利的影响。张启老师建议,这类学生应该学会适当放松心态,在最后的两周中不必再做大量的习题,搞得自己很疲惫。不如根据个人情况,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

  忌懒散消极
  最后两周时间,有的学生认为两周的时间不能为自己带来成绩上多大的提升,那不如将这些时间用在休闲和放松身心上。因为之前也进行了高强度的复习,所以现在是娱乐、轻松的时候了。也许两周时间的复习对成绩大幅度的提高有限,但是如果对准了路子,学生的成绩更上一步也不是没可能的。崔满富老师建议,找出自己最薄弱的环节,对这些来个“大扫除”,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对高考是很有帮助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