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王村东头医疗垃圾已经清除
相关责任人还在进一步调查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医疗垃圾已被清运,但堆放在桥上的大量土石方和生活垃圾仍占据大半条道路。 本报记者 马志勇 摄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 刘振 见习记者 张延宁) 丹红注射液、血浆袋、注射器、带有血迹的绷带、高分子护板包装……这些医疗废弃物出现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沙王村东头,一直无人问津。本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21日,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已经对医疗垃圾进行了处理,不过此处堆放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依然无人过问。
  19日,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晶华大道通往沙王村的一处马路上,堆成小山的建筑和生活垃圾绵延了几十米,其中散布了大量的医疗废弃物,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附近不断有行人和车辆经过。除了常见的医药盒子外,还有丹红注射液、注射器、血浆袋、带有血迹的绷带、高分子护板包装、一次性床单等医疗垃圾,这些物件很有可能携带病菌。从包装袋子上看,这些医疗垃圾有的注明“有限期至2013年10月”,部分还存在焚烧过的痕迹。
  21日,记者再次前往沙王村东头的这处垃圾点,现场大部分的医疗垃圾已经被清除,残留有少量被焚烧和清理的痕迹,从黑色的印迹看,清理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堆放在石桥上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依旧占据着大半道路。“不知道是谁来运走的,这些垃圾早就该清理了。”沙王村村民林先生称。
  记者随后从德州市卫生局了解到,20日夜间卫生局安排了工作人员对此事进行了仔细调查,21日由医疗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理了该处的医疗垃圾,清理都是按照国家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技术规范进行的。至于相关责任人,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堆放垃圾的位置是孙家河涯村和沙王村的交界处,一直没人管,村民反映过好多次一直没解决。”沙王村村民林先生告诉记者,这条通往沙王村的道路大约是2008年修通的,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村东头就不断有人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最严重的时候道路都给堵死了,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彻底解决垃圾问题。
天衢西路与纺织大街早高峰难行 交警称调研后将对标线做出改动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 王乐伟 见习记者 徐良) 近日,有市民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上班早高峰时间,天衢西路与纺织大街路口拥堵严重,堵车能达400米。交警部门称,他们会进行实地调研,如有必要,将对交通标志标线做出修改。
  家住鑫城小区的袁先生经常来往于天衢西路与纺织大街路口,他告诉记者,天衢西路自东向西经此路口右转进入鑫城小区,平时右转车辆很少,但却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右转车道。“天衢路上多数车辆是直行的,但只有一个直行车道,直行压力很大。”袁先生说,早上每天这个时间点七八点钟是上班高峰,直行车辆能堵到文革桥上,车队长近400米。他建议,将由东向西的右转车道改成直行加右转,分担直行压力。
  下午1时许,记者在此路口看到,来往车辆多是重载货车,虽未到上下班高峰期,但车辆也堵了百余米。“这个点虽然也堵,但相比上下班高峰期已经好很多了。”附近一商贩告诉记者,此路口经常堵车,还有不少行人因赶时间闯红灯而发生交通事故。
  “如有必要,我们会对标志标线做修改。”德州市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工作人员说,交通标志标线不是随意改动的,他们会进行实地调研,然后做出有利交通顺畅的改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