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消费对市场拉动成各方共识,多部门支招点亮淄博夜经济
多彩夜生活需要鲜明淄博味
2014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酒吧里歌手在忘我的歌唱。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张店城区的夜晚光彩夺目,街区灯火通明,十分美丽。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报见习记者 唐菁  记者 罗旭君 刘光斌  实习记者 魏惊涛
  虽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发展的瓶颈,但较过去而言,淄博的夜生活已有了长足发展。淄博夜生活有着怎样的未来?如何通过夜生活带动淄博的夜经济?本报对多个职能部门进行了采访,探讨淄博夜生活目前存在的瓶颈的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发展支招,希望能为淄博的夜生活点亮“满天星光”。
夜生活特色 先要合淄博市民口味
  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科科长石常信认为,淄博的夜生活还处在兴起阶段,不够活跃,对夜经济的刺激作用还未有效发挥。“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及淄博目前的综合经济实力,都造成了淄博夜生活不够活跃。”
  据2014年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统计,目前,淄博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店有8300余家,比2010年的3000家增长了将近2倍;2014年初实行备案的小餐饮机构达5015家,很多小餐饮店正是夜生活中的主力。
  “淄博餐饮服务业近年来增长还是很快的,但是缺乏鲜明的本地特色。像张店某小吃城,虽汇集了很多国内各地名小吃,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小吃城。”娱乐消费形式单一,缺少互动、体验和创新型的消费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民消费方式的转变。
  “像酒吧的发展,不能简单复制发达城市的经验,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探索出适合本土的经营特色,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石常信认为,夜生活是大势所趋,也是不容忽视的生产力,但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注重品牌打造 建设特色街区
  市服务业办公室规划发展科科长李光洲认为,从淄博目前服务业发展现状来看,夜宵、KTV、酒吧、演艺场所等不同业态在淄博都是存在的,但是没有形成特色品牌,大多数发展呈现不温不火状态。“下一步应该把重点放在品牌打造和整合现有资源上,打造有淄博特色的夜晚经济形态。”
  “我们也在借鉴青岛啤酒节的发展模式,想要打造淄博的知名活动品牌,从而推动淄博旅游业和服务业加快发展。”张店区财贸局副局长李敬东介绍,从2007年开始淄博每年都会举办啤酒节。节日期间,有大型明星演唱会、啤酒广场、嘉年华游艺、啤酒文化展区、各类现场文艺活动、互动游戏、啤酒竞饮、经贸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争取把它办成有品牌效应,有地区影响力的精品。
  另外,打造一些夜生活集中区和特色街区,像青岛登州路啤酒街,不仅有各种酒吧、饭店,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厂也坐落在此;并有啤酒博物馆和啤酒宫等,啤酒文化特色鲜明,有较高的知名度。“淄博也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形成集聚效应,打造属于淄博的夜生活特色街区。”
鼓励商家延长营业时间 提升文化品味
  夜生活对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拉动作用,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
  以长沙为例,火爆的夜经济领跑服务业,仅2013年一季度长沙的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实现628.7亿元,居湖南省首位。其中,夜经济占据的位置举足轻重。
  长沙夜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得益于其特色的消费,例如特色夜宵—小龙虾已经成为长沙主打小吃,据统计,长沙一晚便可以吃掉10吨小龙虾。
  延长营业时间为一些力图打造夜经济的城市所普遍通用。在河北石家庄,2010年兴起一场打造“夜经济”的潮流后,当地商务部门便组织指导商家企业,特别是大型商场、超市及餐饮机构,将营业时间延长,闭店时间从晚19时左右延伸之22时左右。
  张店区财贸局副局长李敬东说:“鼓励商家延长店面营业时间,并给与这些商家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都是淄博可以尝试的措施。”
  提高夜生活的文化品位也是一些城市可供借鉴的做法。在石家庄,目前正在发展例如洪顺曲艺社、石门1925的文化演出、滹沱河沿线夜景观光旅游等具地方文化的项目。
建烧烤城、烧烤街集中管理 让夜生活更绿色
  “针对一些违规经营的路边烧烤摊、大排档,我们建议经营业户更换烧烤设备,减少造成的污染,搞好店面卫生,规范经营行为,做到健康、环保、不扰民。”张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张莹说。
  “烧烤摊、大排档为市民夜间娱乐提供了方便,是夜生活的主力之一;但在服务市民的同时,不能危害到市民的切身利益,提供的食品要安全、卫生,服务更加规范,消费者和业主达成互惠共赢。”
  在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下,根据夜摊小吃发展特点并征求居民意见,规划一些区域,将散落在大街小巷的摊点集中到特定的几条街,比如建立烧烤街和烧烤城,形成规范的片区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形成特色夜市,还方便集中管理,促进夜经济朝绿色发展。
对未来的夜生活 市民有更多期待
  张店房家村某酒吧老板说:“虽然现在我的酒吧发展遇上些困难,但我依然看好未来淄博的酒吧市场。或许现在客人较少,酒吧知名度仍然不高,市民进酒吧消费的习惯还没有被培养起来,但是夜生活是大势所趋,我不会放弃自己的酒吧,一步步尝试吧,走出最合适的那条路。”
  张店步行街某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店主则期待,政府可以把步行街的规划继续发展下去,“把步行街建设成一个特色街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客流,做旺夜生活。”
  21岁的花瑞普喜欢下班后和朋友去KTV聚会,“现在很多KTV设备太老,服务质量也跟不上,希望KTV在注意更新换代的基础上,增加主题性,有特色了消费者才更愿意来。”
  更多文艺、有个性的酒吧,更多环境优雅的咖啡厅,更多24小时开放的小吃店……“夜生活”将演变成一个新的时尚生活概念,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淄博未来的夜生活还可以有更多期待。
社会学家: 夜生活是生活 重要的调味剂
  “提到夜生活,很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特别是一些灯红酒绿的娱乐活动。其实夜生活的本质是放松。”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牛喜霞认为,丰富的夜晚娱乐活动可以成为生活的调味剂,如果每天重复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休息的规律,生活肯定是枯燥无味的。
  “晚上带家人出门玩一玩,和朋友聚一聚、或是来一段广场舞,都是加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使亲人更加亲近、朋友关系更铁,甚至还会结交更多的朋友。”牛喜霞说。
  “当然,我们倡导一种健康的夜生活,夜晚的娱乐场所不能扰民、破坏环境,做到健康环保;而选择过夜生活的人也要适当的、有度的娱乐,不要影响到身体健康,夜生活本质是放松,不能适得其反。”牛喜霞说道。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如果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下,会严重扰乱机体内部的平衡,容易急躁、激动、恼怒,严重者会导致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损于身体健康。”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理科杨医生认为,“下班之后,可以选择些可以释放压力的娱乐活动,比如在唱歌房嘶吼一下,找朋友聊聊天,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开展一些有趣的夜间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张店一酒吧外,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
  本报记者 王鸿哲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