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两节期间严查会所腐败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高扩       

  9月3日,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彭小毛在接受访谈时表示,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集中力量查处公款吃喝、公款赠送节礼、公款旅游、党员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借培训中心奢侈浪费以及利用婚丧喜庆敛财等问题,给存有私心杂念的妄想者猛击一掌、当头棒喝。
2663个暗访组全省出击
  彭小毛表示,今年以来,省市县三级纪检检察机关抽调人员组成2663个检查组,对食堂餐厅、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开展暗访检查,发现一批问题线索,其中省纪委暗访组发现线索105条。在重压之下,今年1-7月份,全省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77起,处理3543人,党纪政纪处分1003人,均大幅度超出去年全年的总数。
  但有的地方对纠正“四风”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市累计查处问题700多起、党政纪处分近300人,有的市查处不到100起、党政纪分不到30人。彭小毛说,从暗访情况看,查处少不是“四风”问题少而是工作力度不够。
微信红包成送礼新形式
  省纪委已经对中秋国庆及下一步纠正“四风”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突出抓好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集中力量查处公款吃喝、公款赠送节礼、公款旅游、党员干部出入私人会所、借培训中心奢侈浪费以及利用婚丧喜庆敛财等问题。中秋国庆“两节”期间,重点盯住公款送月饼节礼、用公款大吃大喝、安排私人宴请,公车私用以及突击花钱和滥发奖金、实物等节日歪风。
  彭小毛在访谈中表示,违规行为并未因此绝迹,而是趋于隐蔽化。违规违纪问题穿上了“隐身衣”。公款吃喝由明转暗,转移到家庭、单位食堂、“私房菜馆”、乡村农家乐等隐蔽场所;微信红包、电子预付卡等成为新的送礼形式。有的党员、干部变着花样规避纪律约束;有的党员、干部婚丧喜庆虽然不摆宴席,但红包照收;有些干部仍然在公车私用,只是把车停在了更加隐蔽的场所。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