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让金融知识走进校园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少年教育阶段是进行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金融知识教育网络,加强对中小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让孩子们了解和积累金融常识,树立正确的金融风险意识和价值观念,他们步入成年后方能具备相关知识,用稳妥的财务规划来配合自己的人生规划,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十分重视学生的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工作,牵头组织了“金融知识进校园”等活动,出版发行了《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普及丛书》等刊物。同时,教育系统也对金融知识宣传教育逐渐重视。但整体来看,中小学生的金融知识教育仍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强国民金融教育的总体规划,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行分阶段教育。教育部门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可以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金融知识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触金融、了解基本金融知识;在中学阶段逐步增加有关金融知识的课程,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金融现象,树立初步的金融消费、理财理念和金融安全观念;在大学阶段,把金融学有关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等,形成完整的金融知识体系。
  健全国民金融教育组织架构体系。建立由人民银行、教育部牵头的国民金融知识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在省、市、县建立相应的机制。同时建议把加强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写入法律,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有关部门、各类金融中介、各社会团体在金融知识教育工作中的权利义务,确保中小学生金融知识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为公共金融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提高学校金融知识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教育部门要进一步重视金融知识教育,将其纳入日常教学大纲,组建教师团队,探索有效实施金融知识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可以通过与基础性课程(如数学)的整合来实施课程教学;可以开展丰富的金融知识主题班会等,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逐步培养中小学生金融素养。
  培养家庭金融知识教育的良好氛围。家庭教育在引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方面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这个金融知识宣传普及的阵地。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健康的金钱价值观和良好的理财意识。当孩子对钱感兴趣的时候,不要一味地遏制,而要主动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积极培养孩子的财商。金融教育更重要的是关于孩子人格和品格的综合教育。
     (杜金龙 李亚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