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行“六化” 和谐促发展
2014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孩子们在玩游戏
  家长和孩子互动
  园所的特色长廊
  老师在家访
     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始建于1993年,1994年开始招生。原址座落在曹王镇政府以南,是一所政府创办的公办幼儿园,现在是市级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2010年因曹王镇新农村建设的布局调整规划,镇政府又投资40万元将原镇敬老院改建成了现在的中心幼儿园,园址在曹王镇中学东侧,2010年5月8日曹王镇中心幼儿园顺利搬迁。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公办教师9人,非公办教师17人。幼师专业毕业13人,教师专业合格率达100%。幼儿280余人,共8个班。
  多年来,曹王镇中心幼儿园认真贯彻《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精神,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发扬“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的工作作风,通过精细化管理夯实内涵,不断推进幼儿园向新型现代化园所迈进。达到了“园所环境品位化、行为习惯礼仪化、课题研究园本化、常规管理精细化、教师成长激励化、家园工作常态化”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

一、园所环境品位化
  有效地促进了园所的和谐发展。园内占地面积39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97平方米。有硬化场地、塑胶地、游戏场地、活动器械场地、30米跑道、种植园地和养殖区等。硬件设施较为齐全。为改善办园条件,今年又投资50万余元,利用我园的特殊资源搭建了70米文化长廊,铺垫了1800平方米幼儿运动场地,更换了后排幼儿休息室门窗,改建了幼儿厕所,按照《山东省乡镇中心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为各班配足配齐了室内外教玩具。为每个班配备了数字电视,添置了电钢琴,安装了取暖、防暑设备,更换了幼儿桌椅。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办园水平不断提高。
二、养成习惯礼仪化
  为了突显曹王镇中心幼儿园礼仪品格教育的办园特点,推进和创新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提高幼儿的文明礼仪素养,为幼儿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礼仪行为基础,形成一个从善、从真、从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曹王镇中心幼儿园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礼仪化。
  每天早晨入园时间,在幼儿园门口都有礼仪小标兵和值班教师穿戴整齐,面带微笑地站在院门口,彬彬有礼地一起鞠躬问好迎接幼儿、家长的到来。礼仪小标兵一句句稚嫩的童声:“爷爷好!阿姨好!小朋友好!”……感染着到园的每一位家长,他们也有礼貌的回应着孩子们。整个校园洋溢着和谐,传递着舒心与快乐。
三、教育教学园本化
  曹王镇中心幼儿园重视课题研究,促进教育教学园本化。课题研究“来自实践,用于实践”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努力把课题研究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做细、做实,真正发挥以教育科研带动提高全园保教质量的实际效益。几年来,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园已先后承担了五个国家级、省级重点课题,有的已经结题,有的还在研究中,园所将所做课题的实践应用作为本园的特色。如在中央教科所“多元智能教学法”课题实验中,教师们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内容和学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操作学具,增长知识,锻炼其动手动脑等各种能力,促进幼儿的发展。同时还组织家长培训班、看观摩课,使家长了解熟悉智力学具并对教学法得以认可和赞同。园所有四位老师参加了总课题组观摩活动,得到专家的好评。每次研讨会使教师们“受益匪浅”,教师在学具教学法研讨中更新了教育观念,对学具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学具对幼儿智力的开发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们的智慧都在他们的手指尖上,是一门科学、多元、省劲的幼儿教育)。现在,“多元智能教学法”已成为中心园的园本课程。
四、常规管理精细化
  推进幼儿园快速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明确发展方向,筹划实施策略,坚持依法办园,搞好保教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必须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为依托,良好园风教风的形成离不开规章制度的约束和促进。曹王镇中心幼儿园就是在抓好保教质量的基础上,着手整理资料、分析园情、确定目标,修改完善园所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常规管理精细化。
  为加强曹王镇中心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办园水平,园所认真解读《博兴县就餐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要求,结合园所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并按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从孩子入园活动这一环节开始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细节,使师幼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尤其是致力于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管理目标,如:入园时师生礼仪问好,教师仔细对幼儿进行晨午检、幼儿有序的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活动;进餐时教师安排值日生让幼儿分发餐具,组织幼儿文明安静的进餐,餐后协助教师整理餐具清扫卫生;把扫帚拖把有序的摆放在指定的位置----拖把扫帚的家。午睡时教师和幼儿通过做小游戏对幼儿进行睡前安检、让幼儿把脱下的小鞋整齐摆放在标志线内,整理好脱下的衣裤安然入睡;离园时孩子们以班为单位,举着班牌,高喊口号,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依次排队离园……正是这一个个生活细节中的精细化管理,才促使我们教师和幼儿都自觉的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师成长激励化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幼儿园工作、促进保教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曹王镇中心幼儿园为了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研究、外出学习、专家引领等的教研方式,更多的引入一些切实有效的教研方法,引入网络、媒体等多种资源。注意营造出开放的、民主的研究氛围,有效调动教师积极性。其次通过公开课、优质课的评比,园所以集体备课、一课三研、同课异构、个人行动研究等形式进行。活动中采取了说课、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公开教学研究活动,在边教边研中共同诊断问题、寻找对策、分享经验、挖掘价值,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六、家园工作常态化
  为了密切家园联系,帮助幼儿园改进工作,提高办园质量,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园所、教师、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园工作的常态化。
  为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家长关心、理解和支持幼儿园工作,树立我园教育的良好形象,园所特别注重家园联系工作,让教师们“走出去”,深入每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家访活动。活动建立了以各班班主任为组长,各任课老师为组员的家访小组,主要采取登门上访的形式,辅以电访、飞信、邀请家长到园面谈等其他方式,到单亲家庭幼儿、留守幼儿、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学习生活习惯养成困难的幼儿、以及思想行为有偏差幼儿的孩子家中,详细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状态,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听取孩子家长需求建议,介绍园所办学情况。同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通过家访,老师与孩子、家长面对面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拉近了家长与孩子、家长与老师间距离,为形成教育孩子的合力、增强家园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园所多年被课题组评为优秀实验基地。从2011-2013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博兴县“学前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被博兴县评为“家长评议优秀幼儿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