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式“关系”之高考
2015年06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萍萍 
  与很多国家相比,我们的高考还是最公平的。就拿一直将“平等”标榜于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美国来说,它的高考就是赤裸裸的“关系”比拼和较量。

  又是一年高考季,学子辛苦,家长煎熬。虽然已经多了自主招生,已经有了出国留学,但对绝大多数学子,特别是寒门学子来说,这似乎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可以抛却菜瓜肉藤般纠缠的“关系”,进行公平竞争的机会。于是,即使是饱受诟病,我们的高考制度依然要在保持大框架不变的基础上推行下去,绝大多数的学子,还是要通过十年寒窗苦读来公平地获取人生中第一次通过拼搏实现鲤鱼跳龙门的飞跃。
  因为,与很多国家相比,我们的高考还是最公平的。就拿一直将“平等”标榜于核心价值观层面的美国来说,它的高考就是赤裸裸的“关系”比拼和较量。
  首先,在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绝大多数大学的申请表上都有这样一栏:“父母是否为本校校友。”如果你填了“是”,那么,恭喜你,你的被录取几率将大大增加。如果你的父母为该校捐过款,那么你被录取的希望又增加一个重要筹码。哪怕只是你的亲属中有该校校友,你的几率也会比一般人高得多。美国权威教育机构Kaplan曾对400所大学的录取招生官做过一个调查:“你认识的人”在本科录取中是不是会作为考虑因素?结果发现,有校友亲属关系的申请者被录取的几率竟然高达45%。以哈佛大学为例,有校友亲属关系的申请者被录取几率为45%,是没有“关系”的申请者的4倍!最著名的例子或许就是小布什,因为父亲老布什是耶鲁校友,虽然在中学成绩都要算作糟糕,小布什也顺利进入了这所一般人望尘莫及的“常青藤”名校。
  进入大学后,美国式“关系”发挥的作用才刚刚开始。美国大学中各式各样的社团,就是鼓励大家编织关系、搭建人脉的重要平台。除了要应对各科所修的学分,绝大多数美国大学生必须加入适合自己的、能够崭露头角的、对今后人生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的社团,包括兄弟会(Fraternity)、协会(Association)和俱乐部(Club)。这些协会中最生猛的恐怕就是耶鲁大学的“骷髅会”了。它也被称为“死亡兄弟会”,从19世纪30年代建立以来,其势力目前已渗透到美国各个研究部门、外交政策、财政部门、传媒和政府机构,他们间的“近亲繁殖”,已使美国政治在一定程度上患上了“黑死病”。
  即使是普通学生,大学期间也一定要培养一个好的社会基础,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尽快完成职场规划,实现人生目标。曾经有朋友的女儿在选择大学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女孩成绩很好,热爱新闻,从小的理想是获得普利策奖。然而在申请大学时,家人和她所做的最后选择却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德州农工大也是一所不错的大学,在全美排名达到过五十几名,但是,正如校名所体现的,该校的强项是理工科。女孩最后选择它,只是因为在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来势凶猛的裁员潮中,该校该专业和社团的毕业生却很少失业,因为在德克萨斯州,几乎所有大企业中的人事主管(HR)都毕业于德州农工大。于是,你懂的。
  可见,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会,凡社会就离不开“关系”。当然,由于宗教中诚实、互助、奉献等精神的影响,美国式“关系”的使用大多是摆在桌面上的,很多人在运用自己的能力讲关系时也大都不计回报。更重要的是,任何“关系”的运用都必须在法律许可的框架下进行,否则,受到的惩罚也将相当严厉。一个很有趣的对比,如果发生交通违章,中国人一般都是习惯性地马上下车,向警察求求情,甚至拉拉关系,尽管这样的努力目前已经不再有什么作用;美国人则必须老老实实待在车里,否则,如果你和警察拉关系、递个烟什么的,你将可能面临行贿的指控被告上法庭,如果你在车里乱说乱动,甚至想下车和警察掰扯掰扯,很抱歉,你可能立刻会被当成袭警嫌疑人开枪射杀。每年,在美国因为警察执行公务开枪的案件,都有数千起。
  (本文作者为休斯敦大学访问学者,文学博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