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未干过的泉眼都干涸了
70米!村民争相打深井抗旱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潍坊7月21日讯(见习记者 李师胜 实习生 曾轲) “村里60年未干的老泉眼都干涸了,周边村里的玉米与杨树很多都旱死了。”21日,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前李村村民李师义反映。因为干旱,村民争相打井,打井价格由一米40元疯涨到120元。
  今年67岁的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前李村村民李师义说,还没见过这种大旱,从自己出生时,村里有一眼老泉眼就一直流水,但现在也干涸了。记者看到,原来的老泉眼确已不见踪影,泉眼下原有的水塘,现在是龟裂的河底。
  “去年夏天雨水就不多,到现在一直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雨,今年开春时,四周的池塘都干了,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村中有些机井已经干枯,只有少数几个还有水,村民排队白黑不停地浇地。”李师义说。
  原来村中的机井深30米足够用,现在需要打70多米的深井,原本打井一米价格是40元,现在价格疯涨,涨到每米120元,即便如此,要打井还得排队。李师义算了算,如果机井深70米,加上安装水泵、水管、电缆、电表等各种费用,得花2万元,而且还不能确定能不能打出水,一家打深井很不合算风险也大,所以联合了另外三家,准备合作出钱打井。
  村中水源用以浇灌农田尚且不够,村中白杨主要靠天生长,不少已经旱死,成片的白杨大多仅树头有一点绿叶。
  19日,因为村里所有的机井都在浇地,变压器超负荷运转,一天内保险丝烧断了两次,村南的机井与村北的机井只好轮流用电。  
  红河镇丘陵地多,前李村相对于周边的几个村落,地势较低,所以用水只是供给困难,并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而周围的不少村落因地势较高、水源少而成了干旱重灾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