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夜经济需要多方合力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秦雪丽

  进入7月份,烟台进入旅游旺季,源源不断的游客涌向烟台海边,但游客们也发现,尽管烟台拥有金色的沙滩,碧蓝的大海,优美的环境,但夜幕降临后,夜间的烟台还是“有些寂寞”。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度假胜地,长期以来,烟台的生活没有“白加黑”的完美结合,夜生活匮乏、夜经济不兴盛一直是烟台发展的“短板”。
  “夜经济”是表现一个城市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映射着城市的文化与活力,丰富的夜晚休闲健身项目,拉动居民夜晚消费,可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城市形象,大力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夜经济不发达,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于烟台人的生活习惯,烟台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都相对传统,多数老百姓下了班还是喜欢回家,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虽然这些年KTV和酒吧在市区也比较红火,但是多数人晚上的夜生活基本仅限于到饭店吃个饭,或者跳跳广场舞,然后回家洗洗睡了。
  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过程,但也需要外力的刺激,并非一句“烟台没有夜间出门的习惯”这么简单。培养烟台夜经济需要多方的努力,更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晚上,市民走出家门,需要有配套的公交车,到商场购物,需要有夜间营业的商超,想看电影,需要有开设夜场的影院。如果,这些配套还不完善,市民即使走出去,也是枉然。
  而现实是,烟台夜间消费的配套还有待于提高,对于烟台当下的夜间经济,很多商家抱着一种无奈接受的状态,因为知道没几个人来,也不会轻易地延长夜间营业时间。
  其实,一味等待不如主动出击,如何刺激市民“走出家门”非常重要。培养烟台夜经济的发展,商家也有一定的责任,商家可以通过一些打折促销等手段来刺激市民,让市民从家中走出来,营造夜间消费的氛围。
  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也曾在“夜经济”上下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全省第二的烟台GDP经济指标而言,发展程度还是远远不够,发展夜经济,需要时间和过程,更需要多方的合力。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培育夜经济的发展,比如出台一些集中规划措施,打造夜间特色美食街,给夜间营业商家一定电价补贴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