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市遭遇40年一遇的干旱
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6700万元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牟平区南辛峪村旱情严重,多片玉米地里的玉米叶都卷卷了,根部叶子都黄了,村民很是无奈。
本报记者 宋佳 摄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李静) 21日,记者从烟台市水利局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入汛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3.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60.6%。入汛以来降水量经频率计算分析,全市相当于4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
  21日,记者从烟台市水利局了解到,今年以来,烟台市降水量较常年明显偏少。7月17日,市防指紧急启动抗旱Ⅲ级应急响应。烟台市水文局紧急部署,在各县市区选取代表性地块62处进行土壤墒情监测,同时对全市重要蓄水工程和重要河道进行水情监测,对地下水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烟台正遭受多年罕见的旱情。
  据了解,入汛以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3.6毫米,比去年同期少284.3毫米,偏少79.4%;比历年同期少113.3毫米,偏少60.6%。通过对入汛以来降水量经频率计算分析,全市相当于4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蓬莱市相当于5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旱情分布区域看,莱州、招远、蓬莱、龙口等北部县市出现中度以上干旱,部分山区出现重度干旱,其他地区出现轻度干旱;从旱情特点看,莱州、招远、蓬莱三市主要是可供水源不足,城乡供水出现一定紧张局面。
  从现有水源状况看,三座大型水库蓄水量1.82亿立方米,其中门楼水库蓄水8850万立方米,按目前供水能力,可维持烟台市区正常供水,北部市区中小型水库蓄水仅为正常蓄水量40%左右,栖霞及海阳、莱阳、牟平等市区的大中型水库蓄水较多,约为正常蓄水量的60%左右。
  针对当前旱情,各级各有关部门反应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入汛以来,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6700万元,投入抗旱劳力约50万人,启用机电井5万眼,泵站1348处,使用机动抗旱设备13.2万台套,装机容量42.8万千瓦,浇灌农田109.6万亩次,解决了10.4万人次临时性饮水困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