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第7台爱心手术顺利完成
名医沈炳华上台主刀,“铁汉”王家东手术效果远超预期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宋佳) 伴着呼吸机的滴滴声,本报第七台“爱心手术”启动,从手术室里挤满的手术仪器设备,能明显感受到此台手术的危险性。手术历时近2个小时,减免手术费用4000余元,手术效果远超过医生预测。
  21日早晨7点多,看着“铁汉”王家东被推进手术室的瞬间,69岁的母亲朱世英眼里写满担忧,一直跟着手术护士把王家东送到电梯口,笑着安慰儿子说,没事儿。看着电梯门合上,她双手合十抬起头,默默念道,“老天保佑。”
  自本报19日报道41岁王家东因坠落深坑致脊髓中央管损伤,但5.5万元手术费让他犯了难。每月1500元钱养活一家6口,其中3人残疾、2个孩子,500元是家里所有的积蓄。2天好心人汇聚3万元善款,在后期治疗费未到位、病情不能贻误的情况下,启动“爱心手术室”,本报名医、烟台山医院副院长、大骨科主任沈炳华亲自上台。
  “患者颈部脊髓因外伤受到颈间盘压迫,致四肢功能缺失。”沈炳华指着王家东的CT片子告诉记者,手术的目的是将压迫的脊髓解除压迫,恢复其正常形态。
  基于王家东脊髓功能差,且手术风险高,采用全脊髓监护为手术“保驾护航”。“这是全省首台全脊髓监护仪,对体感、运动功能进行持续动态检测,若手术过程中脊髓受影响会及时监护到。”
  在密不透风的手术室里,医生们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此台手术共历时近2个小时,减免手术费用4000余元。看到医护人员把术后的王家东再次推回病房时,朱世英泪流满面,她用右手抚摸着王家东的额头,过了好久才回过神来,“真心想对好心人说句谢谢,谢谢好心人还我一个健康的儿子!”王家东的父母再次热泪盈眶。
爱心手术参与名单:
烟台山医院副院长 沈炳华
脊柱外科主任 刘建青
脊柱外科主治医师 张剑峰
脊柱外科医师 丁岩
巡回主管护师 马永玲
电生理检测护士长 倪淑芹
麻醉主治医师 崔鹏飞
洗手护士 徐维波
为减少手术费 取用自体骨头
  “此台手术是在气管、食管、颈动脉附近动刀,手术器械直接深入脊髓位置。”烟台山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刘建青介绍说,手术风险可想而知,且颈椎手术周围中枢神经遍布,是脊柱外科甚至骨科里含金量最高的手术。
  刘建青告诉记者,“患者第三、四节颈椎骨之间的颈间盘去除后会形成一定的空位,需要融合器来连接,并用钛板加以固定,但是这笔费用比较高,约有9000元。”
  考虑到王家东的经济条件,为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沈炳华在制订手术方案时,决定取用王家东自体一块髂骨替代手术常用的融合器,大约取用麻将骰子那么大。
  “虽然多承受一次手术,但是手术成本大大降低,髂骨植骨手术约需要1000多元。”沈炳华介绍,融合器有它的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自体取用骨头不仅降低费用,而且排异性小,也不会影响髂骨部位的功能性。
  得知手术既能够治好病也能够节省一部分费用,朱世英万分感动,她告诉记者,“医院的好医生真不少,不嫌弃穷苦的老百姓,能为老百姓在治好病的情况下还省钱,为老百姓着想,真是太感谢他们了。”
本报记者 宋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