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旱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清池街道309国道旁的一处水塘已经干渴见底,水塘底已经出现大块的龟裂。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抗旱资金:累计投入近3亿元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韩杰杰)21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为全力打好抗旱攻坚战,抗旱以来,潍坊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944.9万元,抗旱浇地365.98万亩。 
  面对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现状,潍坊积极筹措资金,支持抗旱工作。日前市财政紧急下拨市级特大抗旱补助经费3390万元,专项用于找水打井、节水措施和节水灌溉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乡镇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安排资金1890万元,支持四河串联、白浪河水库应急调水工程和引黄入峡方家屯泵站应急调水工程建设,确保城区居民用水。同时,积极申请上级抗旱救灾补助资金,经了解,省级已启动抗旱经费的安排工作。 
  此外,安丘市财政投资450万元补贴饮水困难村庄打井配套,组成四个工作组赴饮水困难村帮助解决饮水难题。寒亭区财政拨出专项资金支援抗旱,将前段时间的“慈心一日捐”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抗旱工作,在朱里街道河滩社区集中打井取水灌溉农田,覆盖面积20万亩。
  至7月20日,全市421.41万亩农田受旱,较19日减少0.53万亩。抗旱以来,潍坊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944.9万元,其中19、20日最近两天,每天以超过2500万元的资金投入支持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区绿化:百余辆水车上路作业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董惠)21日,记者采访了解到,自去年八月份以来,潍坊持续干旱,一直无有效降水,旱情特别严重,我市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威胁。对此,潍坊园林部门抽调22名干部包靠现场,全程监督抗旱保苗,百余辆水车上路,全天候上街抗旱保绿。 
  据介绍,近日,按照市政局要求,市园林处于18日组织奎文区、潍城区各部门负责人召开中心城区绿地抗旱保苗紧急会议,要求各绿地养护企业配足浇水设备,上足人力,昼夜浇水,自7月18日开始利用一周时间浇透水一遍,湿土层必须达到20cm以上。 
  截至目前,中心城区26家绿化养护公司1000多名员工,100余辆水车,均已上路全天候抗旱保绿。其中,针对天气干旱情况,高新区自6月份开始,调度区内20家绿化企业,对绿地内15部水井全部开启。同时,对无水井的绿化带按照4万平米一部水车的标准,上齐水车和人员,每天对所有公用绿化带、街头游园等绿地持续不断进行浇灌。 
  另外,市园林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抗旱保苗专项检查,对浇水设备不足、进度缓慢、逾期完不成抗旱任务的,按有关规定严厉处罚。
用水调度:先生活、先农业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韩杰杰)21日,记者采访获悉,面对降水少、蓄水少的现状,潍坊积极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科学调度水源,全力保障人畜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需求。
  在水源调度方面,潍坊积极制定和完善水源调度方案,实行水源联合调度、优化配置。据悉,去年秋季以来,通过水系联网工程,实现跨流域调水5860万方。目前,市防办制定了大型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县市区制定了中型水库水量分配方案,并随着旱情发展,不断进行优化。 
  在科学利用水资源方面,潍坊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农业、后其他”的原则,适当压减高耗水企业供水,优先保障生活和农业用水。对地处偏远、短期内当地无法解决饮用水源的,采取远距离调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证群众饮水。在现有水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优先保障干旱严重地块和大田作物灌溉用水。同时,倡导全民提高抗旱意识和节水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市防办工作人员介绍,潍坊严重缺水,必须走发展节水型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路子。大旱是推广节水措施的有利时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推广节水措施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加强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工作力度,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