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飞单”是咋回事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泰安7月21日讯(记者 赵兴超) 近日,北京某银行客户遭遇银行“飞单”,300多万元理财款打水漂。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这类“飞单”隐藏于超高收益理财产品中,可以通过辨别收益区间、投资方向及代销公司资质等区分。
  “什么是飞单?我们买理财也会遇到吗?”20日,家住龙潭路的马先生,向本报生活理财栏目咨询。马先生说,他前几天看到一条消息,北京某国有银行被爆客户遭遇“飞单”,一名VIP客户被客户经理推荐的所谓保本理财产品,实际为银行代销高风险贵金属产品,300多万元本金全部打了水漂。因为自己的资金全都放在银行理财产品中,马先生非常担心自己是否也会遇到。
  记者从泰城一些国有银行内部人士处了解到,银行理财范围的所谓“飞单”,是银行内部人员在利益驱使下,违规代销理财产品,以产品高收益为诱饵,让客户购买,数额往往较高。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分为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和代销产品,“飞单”多出现于代销产品。代销产品中,主要有基金、贵金属、私募、信托、保险等。因为是代销,产品盈亏都由管理公司负责,银行多不担负责任。
  “一般‘飞单’产品承诺的收益,都远远超过普通产品,有的承诺收益达到年化收益率20%以上,这既是产品最大的疑点,又是最能吸引、蒙蔽投资者的方面。”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说,如果销售人员想让客户下决心买入,会使用这个方法。同时,还会以口头承诺、隐藏产品说明书等方式,让投资者摸不清产品具体情况,只想着高收益忽略风险。
  业内人士建议,银行“飞单”多产生于大额理财中,这部分产品的客户群要提高警惕。从法律层面来说,一旦“飞单”产生、客户利益受损,客户也很难证明销售人员的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与银行有关,也就难以追回损失。提醒理财客户,不要被高收益蒙蔽,应当理清收益与风险的内在联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