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之后滨州遭遇“烧烤”模式,连续五天35℃以上
昨晚气温回落,今明阴雨连天
2014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1日讯(记者 王晓霜) 21日夜间开始,降雨伴随着降温,此轮高温天气告一段落,滨州市将迎来连阴雨天气。由此滨州市也将由防暑转变为防汛。
  前段时间,还没进入真正的“三伏天”,35℃左右的高温就已经让市民直呼受不了。根据资料显示,受副热带高压脊和暖脊影响,17日—21日连续5天滨州市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21日滨州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超过了37℃,邹平县最高温更是达到了40℃。针对高温天气,滨州市气象台从15日—18日连续4天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19日16时升级为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并连续发布两天。
  人们所谓的“苦夏”就是指三伏天。周一白天,滨州市天气依然晴朗无比,温度也还是居高不下。不过,虽说三伏天一般以晴热为主,但是阵雨也会增多,湿度较大,会形成较多的湿热天气。对于滨州来说,7月和8月都是降水较多的月份,热的天气有时会持续到9月份。这不,持续了多天的高温终于要落下帷幕了。21日傍晚开始,天气阴沉了下来,雨点慢慢洒了下来。虽然雨量不大,但也给大家带来了降温的希望。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受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气流及低空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从21日夜间开始到23日,滨州市有一次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过程降雨量15—35毫米,局部可能超过50毫米。过程影响时,可能伴有较强雷电、7—8级阵风和短时强降水。这次降雨的出现无疑给大家带来了“福音”,22日白天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雷电,西南风转东北风3级雷雨时阵风7级,最低温度25℃,最高温度33℃,降温幅度达5℃。此次降雨将持续到24日,周四白天阴,局部有阵雨转多云。同时,在2—3级东北风的影响下,气温继续下跌,周三最高温仅有28℃。因此,大家在外出时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谨防天气突变引起感冒等疾病。
  伴随此次降雨过程,滨州市自7月22日开始进入雨季,降雨量也会随之增多。针对当前旱情,滨州市各级人影部门已经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各项准备,将抓住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由于本周降水较多,大家要防范雷雨天气或局地强降水带来的危害。
消夏纳凉,这里走走看
  本报记者 陶慧聪 孙秀峰 整理

  白鹭湖风景区:湖区碧水萦回,水体清澈,湖岸曲折,湾汊遍布,微风荡漾,是消夏纳凉的好去处。
  新滨公园:中心湖周围以黄黄红红的美人蕉点缀,沿岸设置木凳、长椅等设施。

  颐园:幽长的亭廊上挂满了藤蔓,将整个长廊掩盖起来,廊内石板长凳,可为市民提供停靠歇脚之地。

  蒲园:南边紧挨蒲湖水库,北边有一条河贯穿蒲园,院内植被旺盛,阴凉地随处可见。

 一线掠影 
每天绿豆汤 宿舍有风扇
  21日上午11点左右,在黄河四路新立河西路的建设工地上,有部分工人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工人王先生说,平常都是11点半下班的,今天提前下班,天太热了,根本没法干啊,中暑了就得不偿失了。
  中午12点,温度已经达到37℃的高温,但是仍有部分工人继续在外工作。一位现场工作的张师傅说,“我们的工作性质太特殊,停工钻井就上不来了,只能3人一组三班轮着工作。他们焊接钢筋的可以中午休息,我们无论刮风下雨都24小时都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吃饭也要等着一点下班再吃,水这都有,每天送绿豆汤来。”
  在他们的宿舍,工人们正在忙着吃饭,有的在门外的树林里吃,有的在宿舍里扇着电风扇吃,每个人都热得汗流浃背。在一间50平米左右的房子里,总共住着10人左右,每人一个床位,一个凉席铺着上面,床正上方还悬挂着一个小的三翅风扇,有的工人已经休息。他们说,吃饭都觉得热,有风扇也不管用,中午休息之前必须要先冲一下凉水澡,要不睡不着啊。
  施工队的负责人孙先生说,进入暑季就给工人发放防暑药品,每天准备充分的水,工作时间也是根据天气温度的情况调整,像今天的温度,下午可能要到四点才能上班,屋内室外都有温度计,有专门负责查看的工作人员,如果温度超过38℃就会通知停止作业。
  本报记者 郗运红 实习生 熊正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