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爽
  1905年1月的一天,南非普列米尔矿山的一个管理员在黄昏的矿场上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一件闪光的物体,起初他以为是掉在泥里的玻璃瓶,但当他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之后,一下子就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块大如拳头的金刚石,通体纯净透明,无任何瑕疵,夕阳下折射出美丽的蓝光……
  这便是文献中记载的,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库利南”(Cullian)的发现过程。即便这块重达3106克拉的钻石原石后来被切割成105颗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一颗“非洲之星”仍然重530.2克拉,是当之无愧的钻石之王。如果把汤唯在电影《色戒》里戴的那枚钻戒比作“鸽子蛋”的话,那么“非洲之星”就是不折不扣的“恐龙蛋”了。要知道,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有几千年,大于20克拉的钻石已属极其罕见,大于100克拉的钻石更被视为国宝。这颗价值连城的“非洲之星”,最终被镶嵌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和“海洋之心”、“天使之泪”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稀世宝石。
  有意思的是,由“库利南”切割而成的全球第二大钻石“库利南2号”用于镶饰英王的王冠,却在加冕典礼时压痛了威廉四世的脖子,国王不得不中断加冕,随后拔掉一颗臼齿。而“库利南”的传说还远未结束——1919年,还是在同一座矿山,距离14年前找到“库利南”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块重1500克拉的金刚石块,重量居于世界第二,按理说是一定要单独命名的。但人们对此金刚石的晶体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与“库利南”属于同一晶块,只是裂开后被先后发现而已,故而未再给它命名。也就是说,假使“库利南”没有裂开的话,总重量应在4606克拉以上!
  借着做这期珠宝选题的机会,特意从网上搜寻这一旷世至宝的资料来满足猎奇心——从图片上看,切割前的“库利南”静静地躺在展示者的手掌上,像捧着一汪晶莹欲滴的湖水,闪着深浅明暗的光泽,连同那颗脱胎于它、泛着幽幽蓝光的“非洲之星”,似是有一种镇魂摄魄的力量,让人难以移开视线。
  自己也觉得有些诧异:终究不过是一块石头罢了,怎会有这样的魔力,让人津津乐道,引人浮想联翩?
  是的,世间所有名贵的珠宝首饰,无论金银钻石水晶还是珍珠翡翠玛瑙,说到底只是一些充满惰性的金属、包含杂质的氧化铝、不纯净的二氧化硅以及石墨的同素异形体,却能让看到它们的人瞬间瞳孔放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种种生理反应背后,恐怕不止是因为珠宝“闪闪惹人爱”或是虚荣心作祟那么简单,想必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诱因。
  还记得小时候看埃尔热的漫画《丁丁历险记》,最引人入胜的章节莫过于《红色拉克姆的宝藏》,尽管只是黑白色小人书,但当看到藏满奇珍异宝的海盗船宝物箱被打开的时候,顿觉满室生辉,那种连眼睛都灼热起来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还有《一千零一夜》里描述的那个深不可测的钻石谷,采钻人把活羊宰杀后撕成肉片,丢到谷底,当秃鹰攫取沾满钻石的羊肉飞到山顶时,采钻人便会吓走秃鹰,获取钻石……至于电影《泰坦尼克号》里“海洋之心”的原型——世称噩运之钻的蓝钻“希望”,以及戴安娜王妃曾佩戴过的“天使之泪”珍珠皇冠,更凭借迷雾般的历史和一段段曲折凄美的传说,增添了它们神秘莫测的惊世之美。
  作为凝固在时间长河中的最璀璨的一瞬,傲然于岁月之外,坚如磐石又灿若星辰的,唯有宝石。就拿发现“非洲之星”的普列米尔矿山来说,每100吨石头里,大约可以得到10克拉钻石,而其中大约只有2克拉是可称为宝石的真正有价值的钻石。它们在地壳深处酝酿千万年,随火山的爆发破地而出,为世人偶得,又经工匠巧手打磨、淬火历练,最终化作女人们颈腕间、玉指畔那一抹灵动与绚丽……光想想这些,是不是就要让人心醉神驰?
  每个女人的心底,多少都会有一些珠宝情结吧?珠宝的高附加值,给女人带来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无法言说的,钻石的灵动,珍珠的温润,黄金的华贵,玉石的神秘……每个女人都幻想自己是闪闪发光的。而在美丽之外,珠宝的稀有和耐久,使它们可以承载很多浪漫的意象,比如“坚贞”,比如“永恒”。拥有一枚珠宝,就像收藏一种易逝的感动和美好,见证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时刻,并悄然保守着与你之间的小秘密。或许,它们还能带着我们的温度、我们的情感流传下去,作为我们来过、爱过、经历过的无声的见证者,给平凡无奇的生活,留下一些璀璨的色彩。
  这让我想起了某钻石品牌的广告语:谁会不爱钻石呢?除非你不爱童话;谁会不爱钻石呢?除非你不想永恒。
  说到底,我们爱珠宝,就是在爱璀璨的自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