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天津卫,不如逛逛危山会
——追忆章丘最大的庙会:危山庙会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旧时危山庙会上唱戏的盛况。
  庙会上农具市一角。
  危山铁墓顶。
  现在的危山风景区。
     庙会,又称庙市,作为一种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庙会风俗与佛教寺院、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和普及起来。明清时,章丘的庙会很多,有十余处,其中女郎山庙会、危山庙会和青云山庙会为章丘三大庙会,唯以危山庙会规模最大,鼎盛时期可谓盛况空前,闻名遐迩。
翟伯成                       
玄武虚危,齐之分野,香火之圣地
  危山庙会与危山寺庙众多有关。危山古时称无影山。
  相传其东南面曾立怪石一块,高两米有余,呈圆球状。每年夏至的午时三刻,人站立石上而无影,故名。西汉时的刘辟光于孝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封为济南王,治所在平陵城,亦称平陵王。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参与“七国之乱”,兵败后自杀。汉景帝闻之,以为他是“被迫劫为谋,非其罪也”,遂选风水宝地厚葬之。
  据《史记》载:“北宫玄武虚危,齐之分野。”在天成像,在地成形;上有“玄武虚危”之星,下必有秀丽之山峦,无影山恰位于二十八星宿的危星下面,汉景帝就命人在山顶之上修筑了一座巍峨高大的陵墓,以重礼将平陵王厚葬于此。又传此墓采用生铁汁浇铸而成,这就是矗立山巅的“铁墓顶”。此后,无影山始称危山,与二十八星宿中的危宿相对应而得名。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登山,探奇览胜,借景抒情,留下美好篇章。明代大文学家李开先曾多次登临危山,留有《醉游危山铁墓顶》一诗。诗云:“数尺飞藤手自攀,须臾身在白云间。模糊醉眼不知处,错把登山当下山。”

四贤泉、琵琶湾、一百单二孔桥
  危山旧时名胜古迹很多。除了铁墓顶、圣井以外,危山还有四贤泉、琵琶湾、一百(柏)单二孔桥、石门夜象等景点。
  四贤泉在山南面。据传,明崇祯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危山,于此泉饮水解渴。当时有四大臣伴驾,故赐名“四贤泉”。琵琶湾位于山之东岭右侧,因其状如琵琶,且四周翠柏环绕,山风吹来,柏涛阵阵有声,俨然如弹琵琶一般,因此得名,当地人又称其为笸箩湾。一百(柏)单二孔桥在危山北涧二虎庙前,旁有一柏,中为两孔石桥,故名。汇泉水通过此桥,流经山后寨村西的汉画石桥,注入古平陵城的护城河,滋润着城子崖的肥沃土地,孕育了著名的“龙山文化”。石门夜象亦在山的东岭,岭上有一座石门,夜晚登临,有时可见幻景,如海市蜃楼一般。
  危山雄伟壮丽的古建筑群,最早的记载见于宋神宗年代的碑记,碑文记载汉代就已开始修筑庙宇。又据清代《章丘县志》记载明代曾经两次大修,清代南刘庄人刘典又募捐重修诸神庙。故早在明清时期危山就已成为颇具规模的观光游览胜地。
  正因危山有如此多的胜景,加之圣井旁、陵墓侧历代植松种柏、建祠立庙,使之殿宇廊庙相连,亭榭楼阁相接,碑碣林立,古木参天,因而享有“小泰山”的美誉,当年的危山,庙宇殿堂毗连,气势宏伟壮观,来此进香的人众多,庙会自然十分兴旺。
危山庙会声名远播,威震京畿
  自北宋神宗年间,危山便设有香火会,一年两次。农历三月廿五花朝节,供奉泰山奶奶,三月廿八纪念少昊皇帝生日举行香火会。
  到明代,香火会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山会。李开先《三月二十八日同众客游危山》诗云:“暮春集朋俦,登山快远眸。三齐连鲁甸,千里望幽州。野市纷无已,夕阳不可留。遄归难兴尽,以待更来游。”足见当时山会人山人海、妇幼接踵、熙来攘往的盛况。
  清代,香火会改为庙会,一年两度,分别在春夏之交的四月初八和秋后的九月初九重阳节。香客除进香外,一般还愿都于四月初八这天,加之送子观音、送生娘娘等神奇传说,香客往往摩肩接踵。这一天,寺僧身披袈裟,大开庙门、殿门,天不亮即摆上供品,诵经上香,迎接进香客人。重阳节更是登高远望,进香许愿之时,上至官宦富豪所需,下到农家日用家具,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物皆有所备。庙会开始,必须有济南的针篦棚安扎停当,方可开幕。针篦棚的会标一面绣有公鸡,一面绣有蝎子,象征镇压一切邪恶。针篦棚十分热闹、人数甚多,自然少不了济南的刘家功夫针铺。每个经营者以席片布篷搭成像座房子的门面铺,前设桌台,后有货架,摆放着杭州梳子、苏州篦子、胭脂粉、剪子、刀子、针线等女红用品。商人多远道而来,对购物者百挑不厌,百叫不烦。庙会期间,各类剧团、杂耍纷纷前来助兴。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卖艺的,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山会期间,商贾游客漫山遍野,每日多达数万人,不但省内青岛、济南、兖州等地,且东北、天津、苏杭等地的客商也纷至沓来贸易经商,以至危山庙会在全国也小有名气。
  山会以铁墓顶为中心,南面主要是娱乐区,北面主要是商贸区。从北面二虎庙上山,依次是木货市、皮货市、铁货市、扫帚市、杈子市、布袋市、笸箩市、箱子市、大囤市、家具市、百货市、玩具市、杂耍市、山果市、肉市,还有棺材市。饮食业有水馆、菜馆、包子棚、杂食处等。铁墓顶四周是牲口市,骡马数千头。传说,再桀骜不驯的牲畜来到这里,也会俯首贴耳,因为平陵王刘辟光就是驯马的能手,专门降服各类牲畜。庙会期间,山顶帐篷如浮云,货栈成街市,摊点星罗棋布,旗幡灿如彩霞,到处五光十色,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一派兴隆盛况。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北京城、天津卫,不如逛逛危山会。”危山庙会设有八村管理委员会,由彭家庄、孟家阿、东姚村、西姚村、张官村、山后寨村、小冶村和三亭山村联合组织管理。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了最后一次山会,之后因战乱而终止。

危山庙会承载着厚重的民俗文化
  危山还曾作为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成为培养英才的摇篮。明清时代,这里建有“圣泉书院”,明代文学家李开先、清代学者牛天宿都曾在此设坛授徒,讲解儒学经典,培育英才学子。庙会期间,这里也成为外地学子游学之地。
  光阴荏苒,岁月变迁。后来庙会逐渐演化成为物资交流会。虽然危山的古建筑群几经战乱已荡然无存,但现在圣井如故,危山雄姿犹存。特别是近年来几经治理,旧貌换新颜。山顶栽种翠柏、槐林,山坡成了万亩果园,山下畦田成方,道路四通八达,盘山公路环山。阳春满山花开,金秋百果飘香。
  近年新辟建了圣井广场、元音寺、玉皇阁、藏经阁、汉济南王陵、圣井亭、四贤泉、圣泉池、圣贤桥、碧霞祠小区等名胜景观,开设文化长廊和音乐茶座,形成了山城相连,集休闲、观光、民俗、祭祀、博览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游览区。一些文史学者呼吁恢复危山庙会,因庙会承载着厚重的民俗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空间和储存器。它不同于平常的生活方式,也与平时的生活节奏不一样。
  章丘原来有十几个庙会,危山庙会应作为章丘重要的历史文化保留下来,不要让传统的庙会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
  (作者:章丘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市文联副主席)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