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他们挥汗如雨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凤凰路正在紧张建设中,工人们每人都带着毛巾,方便擦汗。 通讯员 于涛 摄
  天太热了,交警们随身配备防暑药品。            通讯员 李明珠 摄
  22日下午,在工业南路与开拓路交叉路口处,环卫工冒着高温清扫路面垃圾。            见习记者 鹿影 摄
  执勤民警大汗淋漓。 通讯员 李明珠 摄
  汉峪金谷项目工地上摆放着防暑饮品,供工人们饮用。 本报记者 任丽媛 摄
  温度逼近40℃,交警仍坚持在路面执勤。 通讯员 李明珠 摄
  汉峪金谷项目工地发放降温防暑药品。 本报记者 任丽媛 摄
     文/本报记者 任丽媛 
  见习记者 鹿影
  实习生 王浩 李瑞婷 

  7月18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到了,接下来的连续几天,气温节节攀升。一线的劳动者们与高温酷暑在奋战。
  23日,在高新区各主要干道路口,高新交警像往常一样在路口指挥交通。帽檐下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上下班高峰期,执勤民警个个大汗淋漓。“工作一会儿就得补充点水分,天太热,队里也给民警们准备了防暑药品。”执勤交警说,天再热也要做好本职工作。
  同样奋战在一线的还有环卫工们。22日下午1点半,在工业南路与开拓路交叉路口处,路面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环卫工冒着高温清扫路面垃圾,满头大汗浸湿了头发和遮阳帽。环卫大姐说,“创建卫生城市,道路上不能有垃圾。”
  三伏天,即使站在室外不活动,也已是酷热难当,他们仍奋战在一线。在凤凰路建设施工工地上,施工工人们每人带着一条毛巾。“天热出汗多,方便擦汗。”工人说,他们已经调整了作业时间。
  为应对高温天气,高新区各室外作业单位都采取了相应防暑措施。在汉峪金谷项目的施工现场,负责A7地块建设的中建三局施工方调整了夏季高温作业和休息制度。“从7月初开始,给工人发放夏季降温消暑的药品和生活用品,共发放820多套。现在工人上班时间调整为早4点至10点半,来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下午我们调到2点半或3点上班。对于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另有安排。”中建三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为工地上的民工板房安装了空调,设置了中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多项措施确保夏季安全施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