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日高温,环卫工中了暑
本报倡议关爱环卫工,少丢一点垃圾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4日讯(记者 杨擎)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18日入伏以来,最高气温达到了37℃,地面温度更是高达惊人的60℃。由于在高温下连续工作,济阳县环卫管护中心二所的孙女士中暑被送到了诊所。
  21日上午,记者见到孙女士时,她正在第十中学附近的诊所输液。据了解,孙女士主要负责的是花池和道路的垃圾清捡工作。这个工作比清扫更加辛苦。
  “花池主要是马路两侧的隔离带。”孙女士说,隔离带很少有树荫遮挡,一般都在太阳的直射下,因此工作时需要在阳光下长时间暴晒。
  记者走访看到,不少环卫工都穿着长袖衣服,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打扫卫生。“夏季中暑在环卫工中比较常见。”济阳县环卫管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环卫工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年龄普遍偏大,多穿长裤和长外衣工作,这样一来提高了中暑的几率。
  “在保证路面清洁的基础上,环卫工人都可以自行纳凉。”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市民在大街上少丢一点垃圾,这样可以减少环卫工高温日晒中的劳动时间。如果没有那些乱丢的小广告、冷饮包装等,环卫工的劳动强度就能减少一半左右。
  本报也倡议沿街店铺,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主动为环卫工搭一处爱心纳凉所、送一把爱心清凉扇、递一杯爱心茶水、赠一条爱心毛巾。当您看到环卫工人出现生活困难时,也请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