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鼓、蹬鼓,蹬出了国际金奖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提及去俄罗斯参加杂技马戏节,这些老学员们又恢复原有的孩子气。
  因为是第一次出国,这次经历给她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马肉太难吃了!”“他们做的茴香苗有股怪味。”“不过也吃到了最正宗的西餐。”最令大家觉得新鲜的,是赛前一天的狂欢大游行。队员王金曼说:“我们拿着自己的空竹道具,边表演边往前走,就像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一样。”整条街都封闭起来,所有的杂技、马戏表演队伍依次走过,道路的两旁是成千上万欢呼呐喊的人群,这让从来没有在国内见过这样场景的小学员们都大呼过瘾。 
  说起在杂技马戏节上的表演,队伍里一向很活跃的刘辰白露又恢复了一名老杂技演员的神态:“蒙古的柔术、俄罗斯的秋千飞人,都让我觉得很震撼。”不过虽然在外见到了别国的精彩演出,可在杂技演员中却也流传着一句老话:俄罗斯的马戏,美国的魔术,中国的杂技!“所以咱们的杂技水平在国际上也是有目共睹的。”刘辰白露说。 
  而在此之前她们因为都曾在杭州实习过,也在那里结识了不少朋友。从俄罗斯拿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刚刚回国就收到了来自杭州的贺电,“他们说我们很厉害,再去杭州表演就是金奖演员了。”言语中都透露着自豪。 
狂欢大游行 最让人难忘
  在济宁市杂技团的练功大厅里,8名学员身穿统一的服装,正在做着基本功。在她们身旁,摆放着十几个精致的青花鼓。她们是2008年8月8日入团的学员,在团里被称为“奥运班”,也正是她们,在俄罗斯拿下了济宁杂技团建团以来首个国际级金奖。 
  风光的背后,往往是无数心血积淀而成的。对于杂技这个项目而言,更是如此。
  她们已经在团里呆了6年。这6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伤,只有她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去俄罗斯参赛之前,《青花鼓韵——蹬鼓》中又专门新增了几个动作。其中有个名为“转体360度接鼓片”动作,要求一个学员用双脚顶着另一个学员,而后者要在用脚尖把鼓片抛向空中的间隙,下面的学员用脚使其在空中旋转360°,落下后刚好能继续用脚尖接到鼓片。这个高难度的动作一练就是半年多,负责在空中转体的王金曼说,“我从空中摔下来无数次。”即便下面铺着垫子,时间久了浑身仍被摔的青一块、紫一块。 
  另一个高难度动作“三节蹬鼓”,是三个人像叠罗汉一样,最上面的学员要用脚蹬鼓,甚至完成最难的“肩蹬鼓”。练这个动作最吃苦的,当属在最下面担任第一节的孙良晨。因为要支撑上面两个人的重量,所以最初练习的时候,她每天要在一旁躺下,用双腿支撑两个装满沙子的麻袋,“大概有200多斤吧,练一次就要坚持20分钟到半小时。”孙良晨说,那一刻,脑子里除了觉得“沉”之外还是“沉”。 
一个动作一练就是半年多
  360°转身、对传鼓、肩蹬鼓……通过济宁市杂技团6名年轻小学员的精彩演绎,凭借节目《青花鼓韵——蹬鼓》,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小猛犸—2014》国际青少年杂技马戏节”比赛中,他们斩获金奖。能够拿下济宁市杂技团成立以来首个国际级的金奖,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表演的小学员们,都在幕后付出了许多。 

  本报记者 汪泷
  ◥获得国际金奖的蹬鼓表演。本报记者 张晓科 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