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涉海养殖险渔民只能听天由命
看着天气预报,希望大风绕道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娜

  “最大风级能到11级!晚上6点,我刚听了最新的天气预报,海上的扇贝恐怕得遭殃了。”24日下午,牟平养马岛渔民王德斌一直守着电视机,关注“麦德姆”的新动向。然而渔民们感慨,即使知道有狂风暴雨,除了人早早上岸避险,对养殖的海产品只能听天由命,因为没有保险可投。
  牟平养马岛渔民王德斌搞海上养殖已经很多年了,每年夏天是他最担心受怕的时候。天气太炎热养殖的扇贝不长个头,七八月份要来台风,挂在绳子上的养殖笼很容易受损。扇贝、海蛎子、海虹等大多是通过绳子挂养殖笼来养的,一旦一条绳子被风浪刮断,就得有100多笼搅合在一起。而海参、鲍鱼等海珍品,一旦受到影响,损失更不可估量。
  “以前夏天,南方的台风也预报会影响烟台,但最终都拐弯走了,这次预报说是直接影响山东半岛,所以更担心。希望这次也能拐弯走掉,让我们少损失一些。”牟平姜格庄镇渔民老贺同样在担心,因为像车辆等财产可以通过保险来保障,海上的养殖产品却没有保险公司感兴趣。
  在芝罘岛搞海参养殖的渔民沈先生说,他曾经亲自咨询过各大保险公司,但没有愿意承保的。“按道理,水产养殖应该属于农业险,但现在烟台苹果、大棚蔬菜、小麦、玉米还有母猪,都有相应的保险产品,独独水产养殖被撇开了。都说风险太大,保不起。”
  据了解,目前渔业相关的保险主要是船舶和渔民人身安全的保险,养殖产品没有保险。
  “应该有30年没有水产养殖类保险产品出现了。水产养殖属于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的‘三高’行业,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旦出现意外,保险勘测也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所以,保险公司都不愿意涉及这类产品。”一名保险业内人士说。
  据了解,保险公司不愿意涉足水产养殖业,主要是因为水产养殖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存在巨灾风险,商业保险公司因收益较小不愿做;此外,风险发生后勘测困难,保险业务实施难度较大。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