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堡头村曾出土大量新石器时期文物
村北古石桥横跨汶河五百年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宁阳磁窑镇堡头村,是大汶口文化最早发源地。最初曾称“堡头文化”,后改名为“大汶口文化”。大约在明末清初,村头西北角曾建有较大的烽火台,以传递南北信息,称为“堡”,该堡是大汶河南岸的第一堡,故名堡头。堡头村古房子以石房为主,村北侧有一石桥,为齐鲁通道的必经之处,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村里两处石砌古房 “老爷爷”说不清何时建
  7月7日,在宁阳磁窑镇堡头村,78岁的刘自西带记者来到他家的古房子。
  古房子紧挨着院墙,墙壁上都是由不规则的石块垒成,从墙外表看,大的石块长约30公分,短的石块仅有手指大小。“这房子从我老爷爷那时候就有了,他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建的。”刘自西说,家里保存下古房子俗称“过房”,是以前连接南北两个院子的通道,墙、瓦、梁都没换过。
  村民刘付振家里还保留着完整的古房子的正屋,屋子墙也是由石块砌成,宽约60公分。屋内南北宽为3米,东西长为9米。东西向由2处屋梁等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是9个平方。“屋梁都是用毛白杨做的,经过百年也不腐烂,现在都没这种木头了。”今年80岁的刘付振说,他家和刘自西家两家的房子以前是一个大院。刘自西家保存的“过房”就是以前大院前后两个院子通道。
  堡头村老教师乔宝贤说,村子里这两处古房子都是以前的地主大户的房子,所以都是用石头来砌墙,以前的贫民百姓家的房子一般是用泥土。石头墙宽60公分一方面是因为古时候没有切割工具,不同规则的石块垒在一起,墙薄了石块卡不住。另一方面墙厚了之后,房子冬暖夏凉适宜居住。“村子周边石头多,古时候都是就地取材建的房子。”乔宝贤说。

地处齐鲁交通要道 因烽火台得名
  7月7日,在堡头村村委,村书记齐峰约来村里十几位老人讲述村子的历史。
  “现在村子里有1864人,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堡头村村书记齐峰说,1959年5月,兴修津浦复线时,堡头村民发现一处遗址,经济南市博物馆鉴定,为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同年6-8月,由山东省文物管理处和济南市博物馆主持,发掘墓葬133座,陶窑1座,出土文物1800余件,另有大量动物骨骼。证明确属一支具有独特风格的原始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是大汶口文化最典型、最丰富的遗存。
  “堡头村遗址为大汶口遗址宁阳部分,面积约八十万平方米,是大汶口文化最早发源地。”齐峰说。最初堡头村遗址曾称“堡头文化”,后改名为“大汶口文化”。
  磁窑镇史志办主任宁廷常说,堡头村地处平原,村落呈方形,东西、南北街各两条。据《齐氏族谱》记载,齐姓由齐家庄迁来,已传至十七代,近四百年。约在明末清初,村头西北角曾建有较大的烽火台,以传递南北信息,称为“堡”,又是齐鲁通道的必经之处。该堡是大汶河南岸的第一堡,故名堡头。

古石桥静卧500年 曾是跨汶河唯一要道
  在堡头村村北有一古石桥。7月7日,桥上过往行人不断,有牵着羊放羊的,有在河里洗衣服的,有在河里钓鱼的。
  “这桥年代可久远了,名叫姜公桥,以前从泰安到曲阜必走这条路。”磁窑镇史志办主任宁廷常说,姜公桥南起磁窑镇堡头村,北接大汶口的西南门,桥面长度约为221米,桥宽2.5米,共有65个桥孔,66个桥墩。整座石桥由数百个巨大的铁锔子固定。石桥充分利用了河床上裸露的岩石,分为南北两段,使石桥大体呈“S”形。
  据考证,姜公桥最早修建于明朝隆庆年间,建成后成了当时跨越大汶河的唯一交通要道,南来北往客商众多,迅速带动了汶河两岸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石桥南端的堡头村,据当地的老人讲也叫茶棚村,就是因为当时这里茶棚林立而得名。据堡头村村民说,康熙下江南,南巡的时候就走的这个桥,多少年了。 
  由于桥面离水面仅一米左右,涨水时节大水会漫过桥面,就成了漫水桥。到清朝雍正八年,一场洪水将原石板桥冲毁,看到两岸乡民过河困难,又苦于无力修建,以包揽泰山石阶整修起家的粥店石匠姜桂松慷慨“捐资倡修”。到乾隆六年,石桥建成,两岸人民感其义举,就立碑以记此事,并将石桥改名为“姜公桥”。之后,又经两次较大修整,但均保持了“姜公桥”的原貌。
  解放后,随着下游泰曲路大桥、104国道大桥、以及高速公路等大桥的相继建成通车,迅速取代了古老石桥南北交通的地位。相形见绌的古石桥就成了附近两岸村民赶集上店、走亲串友才走走的便桥。古老的姜公桥历经了500年的沧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古驿道边建茶棚 一里长廊茶水香
  在堡头村东侧有口深井,旁边有条著名的街道——茶棚街。磁窑镇史志办主任宁廷常介绍,茶棚街位于西周时的周道上,春秋时为鲁道,秦朝为驰道,唐朝时为驿道,是过汶河南北交通的唯一通道。茶棚街北三公里处是汶河大坝,两汶之水汇合处,村南是小汶河,大汶河,小汶河又在村西三公里处合拢。
  在小汶河西岸,茶街南首,有一泉水井,内有三泉,分别来自东西南三个方向,井深十几米,是驿道上唯一的水井,千百年来,从未干涸,过往行人都落脚取水饮之,他们并非都为解渴,而是品尝一下闻名两千里的甘甜。因此井位于驿道之上,南北过往客商,有的为品尝泉水而住宿,茶棚泉水誉满驿道。
  茶棚人,从春秋始,以卖茶水为生,最初他们在水井旁摆摊,到唐宋时期茶棚街卖茶水,开店,为鼎盛时期。
  宋朝有徐、李、马、张、贝二十多家店铺,茶馆有茶社、茶棚、茶桌、茶店,茶具有碗、杯、茶壶,到明朝中期马车店、旅店、饭铺三十余家,但是以茶水为主,生意兴隆,人流如梭“一里长廊,茶水香,八方旅客,聊茶忙”。
  建国初期,茶水生意消退,1974年,801省道开通,做茶水生意的改换了其他生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