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需要和风细雨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志民
  干春松
  朱松美
  颜炳罡
  王钧林
     本报深度记者 刘帅          
  在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教授眼中,孔孟之乡的齐鲁家风是中国家风的优秀代表。而在颜氏后人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看来,如何培养家风则是一种实践。
  2014年12月28日,围绕家风如何在现代发挥作用,干春松,颜炳罡,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民,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王钧林以及济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朱松美展开演讲与讨论。
    肯定家风文化,很大程度是在纠偏
  今天的家早已迥异于古代的家,不再是家族式生活,整个家族居住于一个庭院。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悄然变化,见长辈不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但万变之中,仍有些古代家族中丝丝缕缕的痕迹。近代以来,不断遭遇挫折与屈辱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家文化也产生质疑,进行批评。古代的家文化是怎样的?家又是遭遇怎样的批判呢?今天是否还有留存?
  干春松:中国古代的家肯定区别于现代,传统家庭形成家风,背后跟家这样的组织有关。儒家常讲,如果连家人、亲戚朋友都不关心,怎么可能关心别人或者怎么可能关心社会?所以,儒家特别强调要亲亲、仁民、爱物,推己及人,先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
  家还是文化的共同体,所谓文化共同体,就是因为这个家庭的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教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些价值,这些价值会被家庭所接受。儒家强调要珍视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技艺,看中家族文化创造的成果的继承和发扬。比如近代刘师培,他们家一直研究《左传》,孩子继承父亲的志愿,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研究成果不断累积,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就是我们说的家风。
  王钧林:从秦汉到明清,古代的家,有一个家族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我概括为6个字:耕读勤俭忠孝。
  在现代社会,家族的作用减弱了。家庭成员的社会身份变化大,家庭成员不居住在一起,家庭的家风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就很难维系。
  为什么说在传统社会家族是家风的养成所、承载者和产生者?在传统社会,家的结构分家庭和家族两级结构。家族在农业社会里,经济基础就是以农立家,有非常大的稳定性。很多家庭是耕读传家,一边农耕一边读书,通过科举考试,他的子弟出去做官。但所有这样的家庭都有一个分工,在家长或者族长的支持之下,一定要留一个子弟在家务农,固守祖业,不是所有子弟都走科举考试的道路。
  我们发现所有通过科举考试出去做官的人,到了退休的时候,一定会告老还乡。因为在外边有了丰富的阅历和很好的学问,成为家族的榜样,再督促家族的子弟读书学习。这样一种家族,就能把家风维系下来。这样来看,传统的家风一定是以家族为基础、为单位而形成的。
  干春松:但近代以来,家文化遭到批评。新文化运动就把批判的对象下落到家。新文化运动大多数人物都是搞文学的,比较擅长做具体的批评,批评国家、政府需要抽象的东西,家庭最核心的东西是血缘的传递、感情的维系,这些都是感觉性的,易被发挥,所以家就成为最核心的批评对象。
  从五四运动到“文革”,中国的20世纪,严格来说,是一个否定家的价值的世纪,以致我们现在就面临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传统家庭有那么丰富的遗产,经过20世纪的毁坏,这样的一个文化几乎被荡灭。对家文化的肯定,很大程度上是纠偏,但不是要完完全全回到古代。
  认为有一种美好的制度非要马上就实现,这是特别可怕的一件事情,我觉得这是20世纪的乌托邦给我们带来的很严重的后果,这不仅是制度上的大跃进,也是道德上的大跃进。
  任何一种家训和家风,都和社会道德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曲阜后,全国兴起传统文化热。遭遇百年曲折的中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本民族文化重新重视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曾经在英国接受西方教育的哈里·李回到新加坡后变成了李光耀,而儒家文化也是李光耀在新加坡大力倡导的。
  但面对居住环境的变化、城市化以及互联网世界,传统文化中重要一环的家风又该如何进行现代化转化?如何在无数个家庭中扎根发芽又累代相习呢?
  干春松:借用北大一个教授“抽象继承法”的说法,不是要恢复到原来的家庭状况,而是家风和家训实现凝聚,这是一个社会大的道德的凝聚。任何一种家训和家风,都和整个社会大的道德一致。
  跟大的传统道德相比,家风和家训的内容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所以,这样的道德原则,大家接受起来更方便。
  我们知道,这个社会是有变化的,但变化背后其实有不变的东西。不变的东西就是那些很基本的道德,比如尊老爱幼等等,这些道德到了什么社会、什么时代都是有用的。所以,我认为传统的家风和家训是一个突破口。
  王志民:20世纪以来,传统家风发生了很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优秀文化传统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这个优秀的文化传统,就是割断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怎么使优秀的齐鲁家风成为新兴家风的丰富营养?
  第一点,要吸取优秀传统家风中的精神追求。不要看形式,要吸取精神追求。  
  第二点,是责任意识。什么是责任意识?应该学习古人修身、齐家。如果连一室都治不好,怎么为国家做大贡献?古人赋予每一个家庭成员家风建设的责任,每个人都有担当。今天的人们对孩子不负责,对父母不负责,责任意识去哪了?这一点要学贤人,担负起你应当担负起的责任。如果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这样,这个社会就好了。  
  第三点,应吸取治家之道或治家之方。治家之道,就是躬身示范,要教育好孩子,先做好自己。成功的世家都是这么干的。
  希望今天在座听讲的各位,从自身做起,把我们的家风建设成一个好的家风,适应新时代,又传承传统美德。我们社会整个风气就会为之一振。
  颜炳罡:每一个时代都有对家风的不同理解,时代是最好的过滤器,所有人都不要忧虑,所有人都会明白,在实践中知道应该怎么做。实践是传统家风面对现代化的最好回答。
  有些可以现代化,但是有些永远无法现代化。爹就是爹,儿子就是儿子,所以像这样的意义来讲,父慈子孝就有意义。
  干春松:传承家风和家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正本清源,就是要正面肯定传统家风家训的价值,要对过去我们对家风家训的破坏和毁灭做一个全盘的反思,这样也为我们建立一个新的家的精神做出贡献。
  朱松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心理民俗变迁、文化变迁、精神变迁,是相对艰难的。很多精神都是长时间积淀下来,我们潜移默化,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叫潜意识。树立好的家风、树立好的民风和国风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能够把它从今往后作为一个社会常态。台湾有位学者说: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和风细雨的过程,而不是急风暴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建设一个新常态,这应该是新常态。
  用好齐鲁文化优势,阐发中国优秀传统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像这则故事一样,发祥于齐鲁的孔孟之道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是不可忽视的存在,家风正是以儒风为核心的。齐鲁家风在中国家风建设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王志民:齐鲁家风是中国家风的优秀代表。首先说文化世家,应该是最早或者大多数是从齐鲁兴起的。春秋战国以前,世家大族是世情世禄,也就是贵族,世世代代世袭,春秋战国时期将这个模式打破。真正文化世家是从汉代开始的,文化世家在汉代兴起,和经学联系在一起。汉代文化世家其实就是经学世家,也就是说传播五经一代一代传承,成为文化大家族。汉代特别注重经师,就是传播五经的大师,那些博士,给他高官厚禄,这样有的家庭成为士,几代人传播,比如春秋、礼、易等等。所以最早的文化世家,应该是和经学的家传有直接关系的。
  朱松美:我是研究孟氏家族的。孟母教子,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再一个就是要持之以恒,要有坚韧的毅力和优良的品格。所谓断机教子,《三字经》里说“子不教,断机杼”,就是教育孩子要有坚定的毅力,要有这样的品格。所以在德与才里面,最重要、最基础的还是德教。有了高尚的品德,有了坚韧的毅力,有了良好的素养,还担心人不会成才吗?孟母这些观念影响到后代无数个家庭,一直到今天。
  中国传统的家教都是重德的。所谓德,就是孩子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品格的养成。为什么是这样?因为会做人才能做事,做人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点,连做人都不会,何谈做事?所以,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值得继承的精髓。
  王志民:汉代经学主要的经学大师是山东人。钱穆有个统计,汉代中期以前,12个经学大师中有10个是山东人。在《汉书·儒林传》里写了八大经师,有6个是山东人。这与孔子生于山东是有关系的,孔子的弟子大多是山东人,传播五经的人大体上以山东人为骨干。所以从这样的角度,优秀家风主要凝练、体现、传承在文化世家,而山东是文化世家首兴之域。齐鲁家风,我们从时间上来讲,是中国传统优秀家风的代表。
  汉代以后,孔子成为圣人,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骨干,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家风的形成和发展以儒风为主,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风气来传承家庭,成为建设的标准。
  结合当下中央提出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我觉得要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今天对待传统优秀家风的一个指针。
  干春松:今年我来山东七八次了,多数去的是曲阜。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我们要来曲阜》,曲阜是我的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看到齐鲁文化世家的颁牌仪式,我感到很震撼。文化的传承,看起来是一件类似大江大河的事情,但事实上,每一个文化家族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都发挥着特别大的作用。这28个世家,是我们伟大民族、伟大文明传承的缩影。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