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赵河:
一直在奔跑的 “超级农民”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他从“扛大包”的搬运工开始转型,一年时间做到“销售冠军”,不到两年,个人销量便可以支撑一家饲料厂的发展。开办分公司、创办合作社,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身边父老乡亲;四处学习、撰写书籍,他想用“农民的语言”分享自己的积累和经验。他工作忙碌充实,生活却不单调乏味,爱好摄影、户外运动,也不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在别人看来,他是成功的企业家,可他对自己身份的第一认知是“农民”。从小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多年积累的原始动力让他根本无法停止脚步,他就是一直奔跑在路上的“超级农民”——杨赵河。
本报记者 高倩倩 赵清华
退伍老兵
从搬运工到销售冠军
说到“退伍老兵”,最先联想到的是“威武”、“刚毅”。初见杨赵河,是在冬日午后,一个略显慵懒的咖啡馆里,面前的他分外精神,符合记者对“退伍老兵”的大部分想象,聊生活、谈工作,不失幽默风趣的语言传递着他的亲和、善谈。“和他聊天会很愉快。”记者心里闪过这个念头,之后的谈话也证明,记者的想法是对的。
“就从退伍之后说起吧。”杨赵河笑着打开了话匣子。2000年,他退伍回到家乡,第一份工作是在烟台一家饲料公司“扛大包”。“就是搬运工,自恃身强体壮,一天平均能搬30多吨,可干了两个多月就累倒了。”杨赵河笑着说,住院的一周里,他望着天花板反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么?”那时,他有两个梦想:一是当司机开车,一是当销售员。病愈后,他从饲料厂的搬运工调到了销售员岗位。“在一次销售例会上,业务员都要说自己的销售目标,我说一个月卖30吨时,老业务员们都捂着嘴笑。”杨赵河说着,伸出手捂着嘴来模仿。
新业务员被分配到的市场是济南、德州等空白市场,杨赵河选择了老家济南市济阳县周边的区域。“那年,大年初四,我便骑着朋友的摩托车四处跑客户了。”杨赵河说,之前的销售网络都是县级代理、镇级代理、村级代理,他为了撬动市场,打造“扁平网络”,取消县级代理,让利镇级代理、村级代理和养殖户,如此创举让他第一个月就卖出了35吨,一年时间,他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带头致富
从分公司到农业合作社
“那时,我骑摩托车一天能跑300多公里,鲁西北地区基本没有我没到过的村。”杨赵河说,每次一出门就是一周,摩托车上带着换洗衣物,住在乡镇上五块钱一晚的旅店里。为了取得养殖户的信任,他自学养猪管理知识,写在画纸上,去村里给养殖户上课。
2002年,杨赵河买了一辆面包车,第一年就跑了9万多公里,“三年就报废了。”2004年换了辆轿车,第一年跑了96000多公里。“销售员需要勤快的嘴和勤快的腿,必须奔跑。”杨赵河说。
2005年,他的个人销量就足可支撑一家饲料厂的销量。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在他心里慢慢酝酿。那一年,济阳县对外招商引资,杨赵河和公司提出,要在济阳建分厂。公司同意投资后,杨赵河的分公司开始筹建,2005年建成,2006年底就进入了盈利状态。
2007年,杨赵河想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业链上的养殖环节,便建成了百事得百亩万头养殖基地,还成立了山东省第一家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300多人通过养殖致富。“要想扩大规模,就必须站在市场最前沿,和养殖户站在一起,成立养殖基地和合作社,也是为了从产业链上带动发展。”杨赵河说,当时提出了“五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销售,本想是领着大家致富,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饲料、猪苗都是赊给老百姓的,可有些人偷偷把猪卖了,不给钱,也只能是在发展中慢慢摸索,择优合作。”
2005年和2006年光投资就花了1500万元左右,“老百姓凭一己之力贷不来款,我们就以公司和合作社的名义去贷款,然后再给农民用。”2007年,公司和合作社的发展都渐渐步入正轨,杨赵河又在酝酿新一轮的发展。
涉足“大农业”
引领农业变革
就在紧跟农业形势、将事业越做越大的同时,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知识储备量不足将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明显感觉能力不足,个人压力开始膨胀,我也有了出去学习进修的想法。”于是,杨赵河从2007年开始奔赴于全国各地,参加一些MBA、CEO进修班。
“经过长期的学习以及对国外农业基地的考察,眼界逐渐放宽。”2009年,“大农业”这一新型的农业产业方式引起了杨赵河的注意,从此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大农业的摸索。
为将理论成功运用于实践,在全国成功开创了多个农业产业园区之后,杨赵河也着手协助身边的朋友来规划农业园区,并取得良好的成效。2012年,见时机成熟,杨赵河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成立文化产业公司。不同于以往的农业公司,它的运营范围涉及到为农业园区做规划设计、管理、托管等多个方面。
“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农业园区仍在继续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方式,而它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市场的需求。”杨赵河说,大农业模式才是农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他的公司也正是为普及这一新型的农业模式。
杨赵河为从事农业的朋友做园区指导,有些是免费的。他解释说:“毕竟有些农民手里没有多少钱,包了一大块地不知道怎么经营找咱帮忙,我也就是动动脑子,动动笔,帮帮他们嘛!毕竟都不容易。”
他本是农民子弟,深知农民之苦,在以农业为基础成功创业之后,事业越做越大,他对农业更是有了“越来越喜欢,越来越爱”的感情。
为进一步帮助周边困难农户发展,杨赵河随后在山东乐彩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成立了一个名为“乐农帮”的协会。作为一个助农产销平台,“乐农帮”会定期举办论坛。论坛上,会员尽情提出自己的烦恼。在“农业三大难”中的“种不下”、“产不出”、“卖不了”三个环节中,谁有困难,组织均会竭力解决。“与其各地低头做事,不如大家抱团取暖。”杨赵河说,就想将山东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所有搞农业的朋友聚集到这个组织中,共享农业资源。这样,大农业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