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业余剧团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蔡同伟

  家乡的业余剧团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是由村团支部牵头,从各个生产队挑选一些扮相俊秀、声音甜美洪亮、有文艺细胞的团员和青年组成的。村党支部积极支持,从瘦弱的集体经济中抽出资金购置了古戏装及道具。那个年代,年轻人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为了学演戏,农忙时节,演员们白天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晚上走村穿疃拜师傅。进了腊月门则汇聚在村俱乐部,不分白天黑夜,加紧排练节目。反复地翻跌扑打,常常把这些爱好艺术的“信徒”们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却扫不去他们的兴致。有时,为了一个身段的不顺,为了一句唱腔的不圆,他们竟牺牲通宵的休息,也从无人抛出怨言。没有额外的报酬,甚至没有一杯茶水解解焦渴,但谁也不计较这些。
  正是由于演员们的深情投入,逢年过节,便有一台台五彩缤纷的戏曲节目呈现在父老乡亲面前。既有京剧,亦有吕剧;既有现代戏《李二嫂改嫁》《三世仇》,又有古装戏《墙头记》《小姑贤》《铡美案》,也有自编的小戏曲《一块花布》《灯又亮了》……台上,演员们倾注精力认真地演唱着,台下,观众们随着演员表情和戏中情节的变化,时而哈哈大笑,时而泪水模糊双眼。
  最是那些老戏迷们,听着那悠扬婉转的唱腔时,闭目摇头,品滋嚼味,精彩处,手拍膝盖,连声叫好。父老乡亲们陶醉在艺术的享受里,贫瘠枯寂的村庄沉浸在热热闹闹的欢乐气氛中。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一片“破四旧,立四新”、“打倒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口号声中,演员们眼睁睁地看着村里置办的古戏装和道具全部被“红小将”烧毁了。心爱之物随着滚滚浓烟化为乌有,他们却敢怒不敢言,只能背地里凑在一起悄悄地抹眼泪儿。但是,演员们爱好文艺的热情却燃烧不灭。
  “牛鬼蛇神”不许演,他们便按上头要求,排演“样板戏”。女演员到了结婚年龄,有的嫁到了外村去了,他们又培养出“接班人”。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有人担心“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业余剧团可能会解散。可事实恰恰相反,靠勤劳跨入富裕之门的父老乡亲追求文化生活的热情更加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业余剧团里来。他们还自发地捐款,重新购置了古戏装及道具,添置了乐器,业余剧团不断发展壮大。戏痴唱迷们心甘情愿,始终不渝地为丰富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奉献着自己的空闲时间。
  哦,家乡的业余剧团,业余剧团可敬的“土艺术家”们!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