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数量和人群覆盖的双丰收
评委谈德州市第三届书法篆刻大赛
2015年01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品和覆盖人群的双丰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德州市书协主席 刘峥
  大赛共收到德州本地作者来稿500余件和全国各地作者来稿40余件。从最终的评选结果来看,本届大赛入展作者中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只有19岁,基本涵盖了我市老中青三代作者,具有了一定的代表性。
  与以往两届大赛相比,本次大赛征稿中对作品尺幅的要求与目前国内各类国展、省展保持一致。来稿的书法作品中包括了真草隶篆行各种书体,取法上从秦汉到明清都有所涉及,篆刻作品工稳与写意风格并存,除了传统的印式之外,首次出现了陶印、砖印作品。
  在本次大赛的投稿作者队伍中,首次出现了德州学院数十位书法专业在校学生,他们提交的作品为本次大赛增色不少。
  这次大赛作品和水平令人欣慰,这跟我们搞了一系列的讲座和培训不无关系。我们每年进行的书法培训,累计起来每年二三十次。
  一些最近几年已经在国展、省展中有过一次获奖、参展的作者,在本次大赛中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次评选竞争的激烈程度。
每年二三十次培训见了成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春晓
N次肯定加否定式评审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孙维健
  本次大赛评审采用“N次肯定加否定式评审法”,初选的过程中,5位评委先从500余件作品中挑选出大家认为基本满意的作品进入入选圈,有异议的作品进入待定圈,最后经评委集体讨论确定了220件入选作品。
  在一等奖作品评审中,评委要从备选作品中再进行二次、甚至三次的投票,这里面会有评委们的多次行使肯定权和否定权,最终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本次评审工作采用的评审办法,有效避免了人情因素对评审工作的影响,确保了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
评审过程越来越细了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张子健
  经过评审团初评、复评、终评,共评出入展作品150件,获奖作品30件。特别是在评出一、二、三等奖环节,评审团十位评委采取了投票为基础评议做裁决的方式,来审查获奖作品,对有异议的作品,评委集体投票,经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同意,采取举手表决方式决定取舍,评审越来越细致严谨。
应在书法的本体做文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娄立新
  本次大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作者仍过分注重作品的制作形式,在书写材料,颜色、拼接、形式构成及后期制作上费尽心机。再者小字作品较多,大字作品较少,尤其是对联作品更少,其原因是投稿避难就易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平时临帖很少,有的根本没有找到临帖的门路,所以创作作品不能体现其古意内涵。以上问题应需作者注意并引以为鉴,书法作品应在书法本体下工夫。
德州书法水平将整体上升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杨宝波
形式制作是把双刃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学斌
  本次大赛全市书法爱好者踊跃参加,收稿达到500多件,五体皆全,形态各异。从书法水平,重点的把握,结体的变化,笔法的节奏,线质的丰富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很多作品都已经达到了国展的要求,德州的书法水平整体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一等奖作品四件书法作品,全部都是小字,风格较单一。小字较多,碑学正书、行草涉猎较少。
  一名获一等奖的作者,运用了喷绘的方式,产生出强烈的复古效果,形式制作很成功。还有一位作者写得很好,但纸张做旧太过,已经不容易看到字了,反而不如不做旧。作品形式很用心,但是临作,肯定不行,不如老老实实自己写一幅。
  本次比赛新面孔比较多,风格更加多样化,原来行草书比较多,现在的隶书,新人比较多。本次大赛最终评出的150件作品中,首次入选的作者大约占到了70%左右;在评出的30件获奖作品中,有20余位作者是首次获奖。大赛达到了举办发现书法创作新人的目的,让我们对未来几年中德州书法进一步在全国性书法展事活动中取得更好成绩充满信心。
媒体全程监督是个新特点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黄勇骏
  整个终评审过程,持续了一个上午。期间还有媒体的朋友作为监审的面目。整个评选过程十分流畅、严谨。评选等级奖的过程十分曲折,一二等奖经过反复七个轮次的投票,方才决出。可见,作品水平十分接近。
  不过也有个别问题,比如有的作品偏小,在书写水平上又不甚佳,导致落选是必然的。有的作品做旧、拼接、染色过甚,以至破坏了正文的可读性,也会影响作品评奖档次。
回归传统成为作品主流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陈彦豪
  曾几何时,书法界片面强调书法的展厅效应,导致在形式上大做文章,精于制作,过度粘贴,丑书怪书充斥书坛,而忽视了对书法本体的锻炼。
  而这次进入复评的220件作品中,丑书怪书几已绝迹,回归传统、强调书法本体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德州的书法作者们对书法本体的重视,已经回到书法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青岛水彩画展 德州开展
  本报讯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周玉莹、刘鸿信、郝志国国画联展暨青岛水彩画交流展近日在德州开幕,展出书画作品120余幅。
  据主办方介绍,这次展览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加强青岛、德州两地文化交流,通过展览活动在两地间搭建一座对话、交流、沟通的桥梁,促进文化艺术共同发展。展览展出的作品包括周玉莹、刘鸿信、郝志国三位画家中国画作品及青岛水彩画作品。
  据了解,周玉莹、刘鸿信、郝志国三位画家都是青岛报业传媒集团新闻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当代国画名家。此次他们推出的参展作品都是其近年来创作的精品力作,基本上反映出他们的艺术水平和面貌,
  这次展览同场推出的水彩作品便汇集了岛城老中青三代名家作品及部分青岛新闻书画院国外艺术顾问作品,推出的五十幅作品,是青岛水彩画创作整体水平的一次全面展示。     (王金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