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赶火车》到“乘高铁”的巨变
2015年0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文/卢延

  欣赏过高小华油画《赶火车》的朋友都知道,这幅被中国美术界称为油画中的“清明上河图”的画作,真实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芸芸众生赶火车的场景。如作者所言:“没有比赶火车的时刻更能了解中国人、中国社会的了。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人们来自各民族、各阶层,南迁北返,送故迎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人生百态几乎融于此一刻——那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缩影。”
  曾几何时,一张纸车票、一条拥挤的座椅,伴随着咣当声,组成了上世纪列车的全部场景。岁月更迭,它似一张破旧的明信片,浓缩沉淀在了人们的深深的记忆里。好多东西已经进入博物馆,成为历史。
  火车历来就是中国社会的窗口,赶火车的人踩动着时代进步的脉搏,一幅油画只是透视了一段岁月的艰辛。时过境迁,而今,用风驰电掣来说中国高铁,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那像风一样的白色精灵,给全世界带来了惊讶。
  由最早最慢的闷罐车、绿皮车,到红皮车(有空调),再到蓝皮车(舒适程度更好,全空调全封闭,时速比红皮车更快),再到白皮动车(以“D”打头),最后到今天高铁列车(以“G”打头),速度越来越快,舒适度都越高。黑绿红蓝白,已不只是车体颜色的变化,它展示了中国铁路的巨变。
  体验过日本山阳新干线的许多人或许记得,在行经冈山到姬路间达到极速300千米/小时,日本列车员会很荣耀地向全车旅客广播。中国高速列车在运行中,显示屏上的时速稳稳地定格在300千米,不过是寻常事,乘客已司空见惯。
  据悉,仅2014年中国就有12条高铁建成运营,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6381公里。自2008年首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京津城际开通以来,6年多的时间,中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
  高铁改变了速度,也在改变出行观念。如今,乘高铁已成国人出行的首选方式,前年出门还在纠结是特快卧铺还是高铁,而今年,出门乘高铁已成自然选择,高铁成了大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了春运的主力军。
  岁月难抹记忆的痕迹,高铁发展已成大势。试想,此时若续画一幅《乘高铁》,会不会更有一番韵味。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