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市委:
建议城乡居民权利一体化
得到市政府积极回应,2014年城镇化发展成绩显著
2015年01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宏伟目标,在全市掀起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热潮,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提出的提案中,民革市委围绕又好又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议,市政府予以积极回应,并在答复中确定了多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本报记者 张跃峰
通讯员 梁兆坤
聚焦城镇化建设 提出多条建议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确定实施“双百大城市”战略,大力推进市城区拓展工程,到2015年市城区建成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的“双百大城市”;大力推进县市城区“提升”工程,引导农村人口和县域优势资源向城区集中,打造“聊茌东大三角”。
  围绕这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蓝图,民革市委调研发现随着各级各部门对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在全市掀起了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热潮,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涉及城镇建设规划、城镇化水平、城镇整体功能、建管标准、建设资金等诸多方面。
  为此特别建议,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小城镇和乡镇各级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方案要高标准具有前瞻性,功能全特色明显具有可行性。要充分预测转移人口在各级城镇的数量和趋势,在三产中从业的分布情况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城镇化建设既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又要防止土地和其他资源的浪费。
  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重心放在人口的城镇化上,放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上,加快城乡行政管理、综合配套、资源配置、财税金融和社会事业等一系列改革,实现城乡居民权利和生活方式的一体化;促进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提案得到政府重视,并被列为工作重点
  这一提案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有关领导专题研究,多次调度办理情况,确定了多个方面的重点来开展这项工作。其中提出将坚持高起点规划,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做到规划有前瞻性,“三十年不落后,六十年不挨骂”;规划有体系性,市、县、乡镇、社区形成一个体系;规划有宜居性,围绕“宜居”做规划,通过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规划有特色型,体现聊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摆脱千城一面;规划有严肃性,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避免一届政府一张图。
  在答复中市政府还表示,将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条件限制,放开市域城镇落户,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刚刚过去的2014年城市规模扩展实现突破,通过“五环聊城”建设,市中心城区扩大到230平方公里,各县(市)也是一座座新城拔地而起,全市新增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茌平、临清、阳谷、莘县、冠县建成区面积都扩大了5-10平方公里。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拆迁面积达到2200万平方米,是过去10年的总和。全市197个回迁安置项目、11万套列入计划,列全省第一位;获得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7医院,列全省第一位。开工建设回迁安置项目195个、9.7万套,其中基本建成6.8万套,4.3万户群众实现回迁入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