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反垄断罚款并非终点
2014年08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早在反垄断落地前,多家车企已集中对零部件价格进行下调,以积极回应国家发改委进行的反垄断调查。然而,对中国汽车业反垄断来说,降价和罚款不是终点。借助反垄断调查的东风,从根本上解决汽车流通、售后服务领域的垄断顽疾,才能长远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汽车业反垄断也要与国际接轨,相关企业不能视法律环境宽松“看市场下菜碟”。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此前曾在汽车零部件价格与投标操纵调查中起诉20家公司和21位高管,所有20家公司都认罪或同意认罪,同意支付16多亿美元刑事罚款。由此可见,汽车行业在零部件领域遭遇的反垄断调查并非我国独有。归根结底,相关企业要反思自己的垄断行为,并积极改正错误做法。
  此外,“史上最大”反垄断罚单直接戳中我国汽车业的零部件软肋。我们经常说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核心零部件技术和产业的双重缺失。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年产销突破2000万辆,但绝大多数乘用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由外资独资设立或者绝对控股。
  因此,反垄断的重点应放在破旧立新的制度建设上。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着手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应当借这次的零部件反垄断案总结前10年乘用车核心零部件产业惨痛的教训,从顶层设计的高度予以纠偏。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