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展好剧团,已成为我的使命” |
□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冯文启从事戏曲行业33年□他想打造更多精品,也想培养更多好的苗子 | |
- 2013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冯文启在研究剧本。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摄 |
|
走进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时,主任冯文启正在和演员们一起排练新戏《爹娘》。去年菏泽市国有文艺剧团改革,牡丹区大平调剧团更名为牡丹区大平调非遗保护传承中心,演员们对冯文启的称谓也由团长改为主任。虽然剧团已经改革一年多,冯文启始终认为主任不如团长听着舒服。 14岁开始学戏,之后在河南延津大平调剧团呆了12年,2008年经过民主选举,冯文启开始担任牡丹区大平调剧团团长。从14岁开始接触大平调,到现在已有33年,它俨然已经成为冯文启生命的一部分:“尤其是担任团长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把剧团发展好已经成为我的使命。”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菏泽是我的家,我的根在这里” 冯文启老家在牡丹区高庄镇,小的时候村内宣传队有唱大平调的,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听,去看他们排戏,“那时候娱乐方式比较少,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大平调,常常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登上舞台唱上一出。” 14岁时,有戏曲培训班去牡丹区高庄镇招学生,热爱戏曲的冯文启便报了名。7个月之后,河南延津县大平调剧团来菏泽演出,冯文启逢场必到,甚至于每场结束后,他都会跑到后台跟演员交流,向他们请教,并请求希望能够留在剧团。尽管河南延津县大平调剧团当时不招学徒,一个多月后,剧团人员终被冯文启的诚意感动,让他留在了剧团,跟随到延津县。这一留就是12年。 身在延津,冯文启依然时刻关注牡丹区大平调剧团的发展。1993年回家探亲时,他毅然选择了留在菏泽,“虽然当时条件、待遇都不如河南延津好,但菏泽始终是我的家,我的根在这里。” “获得观众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2008年,冯文启当选牡丹区大平调剧团团长,“当时剧团处于半瘫痪状态,不少演员为了糊口都自谋出路了,卖菜的,去外地剧团的,干什么的都有。”冯文启说,当时剧团全部人数不到30人,拍一台戏一个演员都要演二三个角色。 “当时剧团是自营自吃,刚上任时压力很大,河南、河北等地到处跑,一天24小时从不关机,满脑子都是业务。”对于这些,冯文启认为,演员们选他是相信他,是对他的支持,自己再苦再累都要坚持住。 为了改变剧团现状,冯文启首先进行改革,“为激发演员们的积极性,在给演员们提高工资的同时,实行能者多劳,并设置全勤奖。”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后,剧团逐渐有所起色。 据介绍,2011年在大剧院演《圣祖尧王》时,服装、布景全部都是拉的赞助。在排《圣祖尧王》时,为了省钱在剧团院内支起大锅,演员们同吃大锅饭,有时排练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虽然排练的时候条件比较困难,但在演出时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出精品重要,培养好苗子同样不可忽视” 据介绍,去年国有文艺剧团改革,让剧团重新焕发生机,不少在外地的演员重新回到剧团,目前共有40余人,班子也逐渐健全。“我们刚把《圣祖尧王》重新编排,准备作为剧团的保留剧目。”冯文启说,目前剧团正在排练新戏《爹娘》,“这是一部现代戏,已经排了10多天,估计还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排好。” 其实,在冯文启心中还有一个“三年计划”。“去年市人大给我们配送了流动舞台车,我们想增加一辆运输工具,方便演员到各地演出;之后想对剧团的服装、设备进行更新,演出服装比较贵,我们都是补丁压补丁,这次要对其进行更新;最重要的就是打造精品,创作一出新戏。” “多出精品是剧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人才也同样不可忽视,剧团要不断吸收新的‘血液’。”据冯文启介绍,以前剧团也曾培养过学生,但由于个人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最终还是被其他剧团挖走。“自己培养出的好苗子,到最后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要想留住人才,政府还得出台好的扶持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