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棣绒绣作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
一针一线似笔墨,一钩一回绣丹青 |
| |
- 2013年08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牛国秀正在绣制《百花齐放》。 | | 牛国秀绣制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 |
|
从小受熏陶 绒绣技艺有了继承人 走访了无棣,记者慕名来到牛国秀的绒绣合作社。一进门,一张宽约50厘米,长约1米的骏马图映入眼帘。牛国秀笑着告诉记者,这不是一幅水墨画,是一幅绒绣作品。随后,记者上前仔细一看,惊讶地发现图中骏马不是画在纸上的,而是“站”在布上的。整幅作品由黑、白、灰三种颜色的线绘制而成,线条细腻,灵气流动。 绒绣,俗称“剟花秀”,就是将五颜六色的纯棉线用绣花针剟绣出来的一种绣法。其做法是先绘制图案,将棉花撑在缯子上面,然后将画好的图案描绘到棉布上,再用空心针将绣线以针的顶端引入到末端,以针眼穿出,最后再用绣花剪刀,把图案剪成毛绒绒状。 牛国秀说,自己能走到现在,都是受父亲的影响。牛国秀的父亲牛松林是一位老刺绣艺人,其龙凤、牡丹、鸳鸯等图案深受大众欢迎。为了生计,牛松林经常带着自己设计的作品和绣花针去南京、上海、关外等地,边走边做,边做边卖。有一次,牛松林带着大女儿走到东北山区时,在林间遇到狼群,最后躲在雪地里的一个石洞里,才侥幸躲过一劫。 为了找到家传手艺继承人,牛松林夫妇不断给儿女们灌输刺绣传承思想。“当时母亲经常说一句话,如果刺绣手艺在父亲这辈就断了的话,她就是祖辈的罪人。”牛国秀说。从小牛国秀就喜欢画画,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也要挤时间画图刺绣,渐渐地牛国秀喜欢上这门艺术。 再苦也坚持 终获两项国家专利 15岁的时候,牛国秀开始在大集上卖鞋垫、绣球等绣品,不但有了一批固定客源,甚至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远道客人。时间久了,大家都认识了牛国秀,并叫她是“卖画姑娘”。 结婚之前,娘家人都认为刺绣是一门手艺。但是结婚后,娘家的这门手艺却不被婆家人看好。“在他们看来踏踏实实种地才叫过日子,所以一家人都反对我做刺绣。”牛国秀说,“虽然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但我还是认为,刺绣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更是一门民间艺术,再苦也要坚持下去。”在靠吃百家饭维持生活的日子里,牛国秀仍然坚持研究绣针制作方法和绒绣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牛国秀的第一幅绒绣作品《马到成功》被一位天津人以200元的价格买走。在30年前的农村,这无疑是一件非常轰动的消息,卖出了第一幅作品,牛国秀信心倍增,“有市场就会有前景,发扬我的家传手艺也就指日可待了。” 经过对刺绣技术多年的苦心钻研,牛国秀研究出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立体感十足的绒绣技艺。并有多幅绒绣作品获得大奖,而且“绒绣技术”“绣花针工艺”获得了国家专利。 牛国秀拿起桌上的一根银针说到,别看这么小小的一根针,制作起来需要一天时间。绣花针是牛氏的祖辈们独创的,先将铁片剪成一段段的,然后放在铁模上,用小锤子一点点的砸,最后砸成一根长约三厘米的细针,中间留一个仅容一根棉线穿过的圆孔。 创新艺术手法 最大作品长7米半 虽然只是小学学历,但是牛国秀对艺术的见解却有丰富的构思。凭借对生活的理解,牛国秀运用所掌握的绒绣技术,创作出多幅花、鸟、人物肖像等绒绣作品。2001年,牛国秀的作品《如意祥和》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作品展中获山东省农民书画美术研究会颁发的二等奖,现在该作品已被中国侨联历史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牛国秀不断创新,研究出了抽象画的绒绣艺术,通过人与自然巧妙的结合,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来表达某些寓意。“我的抽象画作品《三口之家》在参展的时候,并不被同仁们看好,但是在专家评比环节,一共十位评委,竟然得到了九位的认可。”牛国秀非常自豪地说,“我这幅画蕴含的意义在于,用大象象征美好的事物,象头还能看出是三口之家高举用牛头抽象的常青树,预示牛年吉祥,用一颗心做结,是文明的和平鸽安家常青树,寓意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牛国秀的绒绣不但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还被县委县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牛国秀说:“1999年,澳大利亚里斯磨市市长艾文来无棣参观,县政府希望我绣一幅肖像送给她。比着一张模模糊糊的小照片就把画像绣出来了。我记得当时拿到她面前时,她都惊呆了。”不仅如此,牛国秀的作品还被上海、台湾、韩国等多地友人所收藏。 据了解,牛国秀创作的最大作品《十二金钗》,长7米半,宽1米半,是由牛国秀和女儿咸胜男一起创作完成,耗时一年多。 义务教手艺 用艺术勾画百姓未来 “在小时候,我就经常问父亲,学绒绣什么时候才能挣大钱、能天天吃上白面馍馍啊。”牛国秀笑着说,当时天天吃白面馍馍就是富裕的象征。但是,牛国秀的父亲告诉她,什么时候你绣的画能卖钱了,你想的就不只是白面馍馍了。牛国秀的父亲还告诉牛国秀,一定要把手艺学好,等学好了,这项手艺就不是家传的了,而是国家的、民族的。 渐渐地,牛国秀懂得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牛国秀在无棣县成立了牛氏绒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义务向附近的村民和员工传授绒绣技艺。其女儿咸胜男是牛氏绒绣的第六代传人。牛国秀说:“现在已经学成的有9位,还有许多在学的学员,他们从合作社拿材料回家绣,既可以让姐妹们利用好闲暇时间,又可以促进社会就业。” “我希望能够扩大规模,把附近的乡亲姐妹们叫来,就近工作,既能顾家,又能挣钱,而且还能把绒绣这项手艺传下去,三全其美。”牛国秀说,“我现在就是希望坚持这份执着和梦想,完成父亲的心愿,并和我女儿一起用艺术勾画老百姓心中的未来。”
以布代纸,取针为笔,刺绣把画家笔下的丹青搬上了画布,融合油画、国画、摄影为一体,成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章服制度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规定。或许大家都知道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四大名绣”,却对无棣的绒绣知之甚少。绒绣作为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牛国秀,无棣县王白杨村人,是绒绣艺术的第五代传人。为了发扬绒绣手艺,牛国秀巧妙融合了绘画和刺绣技巧,形成了独特的绒绣艺术风格。
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王茜茜 王领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