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把子”到“4G时代”
回首济宁通信百年沿革历程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马辉
  从近代到建国,再到改革开发之前,济宁通信业在蹒跚中起步。
  1918年传教士马惠阶在安阜街创办济宁电话公司,用户38户;1930年济宁设立长途电话分局;1949年设邮电部济宁市电信局,全区有一台容量为50门的磁石交换机,28个用户;1951年邮政局和电信局合并为邮电部济宁市邮电局;1957年济宁开通长话直达电路;1978年开通国际长话业务。在当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同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通信体制改革。通信业不仅成长为服务社会各界的基础性行业,而且发挥信息先导优势,成为信息经济社会的引领者。
  而回看济宁近20年通信技术发展历程,一个个里程碑式的节点矗立眼前:1980年,济宁至菏泽对称电缆60路载波工程建成,至此济宁成为鲁西南通信中心;1981年,济宁通信交换网进入全国长话自动交换网;1989年,济宁市开通程控电话,用户达到1万户,“摇把子”电话成为历史;1994年5月1日,济宁市程控电话号码升7位;1996年,实现村村通电话,程控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1997年,“济宁信息港”开通,济宁有了和国际互联网相连接的第一个门户网站,济宁人开始通过拨号上网(窄带)接入互联网;1999年,GSM130网络开通,同年手机用户便突破1万户。
  2001年,济宁市宽带IP城域网建成,济宁从此进入宽带互联时代;同年,济宁无线市话网(小灵通)业务开通,在其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受到40余万用户的青睐;2005年,“村村通宽带”实现,实现从语音到数据的时代跨越;2007年,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实现基础网络“全光传输”;同年,下一代交换网络NGN软交换网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集团公司首例用户数据中心SDC,实现音频、视频、数据等多媒体信息在IP网上的实时交换和传送。
  2008年,新联通融合成立后,网络演进更是突飞猛进,宽带用户突破80万户,宽带城域网出口由7.5G一跃提升至400G。2009年10月,WCDMA技术建设3G网络正式投入商用,标志着济宁移动互联时代的开启。 
  2014年4月29日,济宁移动率先在全市启动4G商用,标志着济宁正式迈入4G时代。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