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林源活性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长林——
小桃核里发现活性炭大商机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经过反复实验,张长林在炭饼上雕上图案染上颜色,成了工艺品。
     嘉祥县林源活性炭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长林,打破了工艺将桃核制成了活性炭,还克服活性炭成型、上色等难题,研发出炭雕等产品。创新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张长林打退堂鼓,好奇心颇重的他凭着那股不服输的韧劲,获得了成功。

  文/图 本报记者 庄子帆 通讯员 薛海波 杜杰
实验上百次,研发活性炭新工艺
  2003年4月,单县的两个人来到张长林的办公室推销桃核,由于当时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达不到,张长林拒绝了,只留了一个电话号码。但一个月过去了,桃核能不能生产活性炭,这个问题开始在张长林的脑海中打转。
  “当时生产活性炭是使用木屑、玉米杆等原料,全国都没有一家企业能用桃核生产活性炭,我上网查了很多资料,了解桃核的硬度和构造,也咨询了大学的教授,都认为使用桃核加工活性炭不可行。”张长林说,但同样是木质材料,他认为可行。
  说干就干。同年12月,张长林进了1吨桃核,第一次连1公斤炭化料都没产出,到了第二次,产出20多公斤,第三次、第四次……前后用了30多吨桃核实验上百次,活性炭产量越来越高。考虑到成本和市场的认可度,张长林和一位合伙人还研发了专用设备,并花费200多万元进行设备更新。2007年,技术才逐渐成熟,成本与之前相比降低了50%。
克服难题,将活性炭做成工艺品
  初中都没毕业的张长林,17岁开始与活性炭打交道。爱琢磨、不服输的倔劲,让本就不安分的张长林在活性炭上又想出了新点子——使用活性炭做成炭雕,成为环保工艺品。
  “现在家装污染比较严重,活性炭能够吸附有害气体,但做成工艺品,很多人并不看好。”张长林说,活性炭成型、上色都是难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克服后续加工中出现的二次污染,不能让活性炭因此失去作用。
  用了半年的时间,活性炭终于成型了,但黑乎乎的“炭饼”实在是吸引不了消费者的眼球。张长林就在炭饼上印制三维图案,但上色又遇到了难题。“涂上颜料要么被吸附,要么就变色,请了很多美术、工艺方面的专家,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张长林说,最后,他找到一个在广州做陶瓷上色的亲戚,探讨了一个月后才成功。
  “达不到目的,再回到做炭包就没有意义了。”内行人看起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张长林却做到了,不仅如此,他还继续在活性炭上大作文章,能不能将活性炭做成市民家中的影视墙?他和他的团队又一次开始了研究。
坚守良心,赚钱才能踏实
  张长林凭借“桃核活性炭”,公司成为山东省第一家用于水质处理的厂家,还创新研究生产除了乳酸炭。高端活性炭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新开发的炭雕也接到了一笔笔订单,随着生意越来越大,张长林赚得钱也越来越多。
  “我是一名商人,赚钱是我的目的,但这又是一份良心活。”张长林说,炭雕中使用颜料价格是普通颜料的30倍,使用的胶也是从木质中提炼出来的,燃烧过程中会自然分解。“如果不是追求质量,只鼓吹概念,我们就不会下那么大力气去实验那么多次,避免生产中的二次污染。”
  “我要把良心做到活性炭里,给消费者提供真正的好产品,这样赚钱才能踏实。”张长林说,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不能糊弄消费者,只有用产品质量说话,才能“收买”消费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