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时期瓦片惊现秦皇台
据此推断居民非富即贵,因为百姓房屋都是茅草顶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瓦片、陶片,以汉代居多,最早的为大汶口时期。
  4月初,本报关于秦皇台发现疑似古盐业遗址的报道。
     本报5月15日讯(记者 谭正正 王晓霜) 自4月8日秦台遗址挖掘以来,就伴随着出土古代墓碑、城市遗址、盐业遗址的种种猜测和传言。近日,挖掘工作已至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瓦片、陶片,其中以汉代居多,最早的为大汶口时期。
  15日上午,在秦台遗址的挖掘现场记者发现,由于受前几天降雨的影响,在20多个探方中,一些探方内还有积水,在相对干燥的探方内,挖掘人员正一点点清理瓦片周围的土。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下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影响,但是雨水导致地面潮湿,也让现场的挖掘人员容易工作,而且被风吹起的灰土相对少了。该知情人士说,考古挖掘已至文化层,出土了大量的瓦片、陶片,以汉代的最多,也有少量东周时期的瓦片,最早的为大汶口时期。
  记者了解到,在挖掘现场西南角的一个探方,挖掘出一座圆形的坟墓,周围被青砖环绕,为了防止雨水的冲涮,尸骨被袋子覆盖,西石村的村民石先生说这比较奇怪,一般的坟墓都是封闭的,这个坟墓的南边却有一个出口。在现场中间一排的一个探方,记者看到了一具相对完整的尸骨,目测身高约有160cm。石先生指着其它探方内长方形的空间说,那些也是挖掘出来的尸骨,但是都不完整,只有15日上午的这具尸骨是目前最完整的。而且在这具尸骨的头部有一个铜质的钗子,推测应为女性。
  一位工作人员说,根据出土的瓦片断定生活在此地的人非富即贵,绝不是平民百姓,因为一般百姓的房屋都是茅草屋做顶,出土大量的瓦片应该和建筑有关系,挖掘工作还在进行,最终的结论还不敢断定,真正挖掘完成应该深入到地面的生土,约2米左右,但现在挖掘仅1米左右,应该还要挖掘1个来月才能最终完成。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