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老人是我们的家风”
孝婿董昌友14年间悉心照料老年痴呆岳母文/片本报记者郭延冉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月15日是第21个国际家庭日,今年中国纪念活动的主题是“人人健康,家家幸福”。2月中旬至5月中旬,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记者获悉,莱芜市3个家庭最终入选山东省“最美家庭”。在国际家庭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入选家庭——莱芜市钢城区汶源街道洪沟社区董昌友家,去了解这个获得了112529高票数的家庭有着怎样的家风。
  丈母娘也是自己的亲娘
  14日一早,记者就来到了钢城区洪沟社区董昌友家,他正要出门上班。“俺娘刚被接到大姐家,我们陪你去看看她。”董昌友的妻子张连菊说。跟随董昌友夫妇到了位于逯家庄的张连凤家。得知丈母娘刘兰英从吃过早饭还没起来坐一会,董昌友上前为丈母娘穿好裤子,小心地抱着她坐到了特制的椅子上。这个椅子椅面上留着一个大洞,绑着一个塑料座圈,下面接着一只水桶,形成一个特制的坐便器。
  “俺娘大小便失禁有五六年了,为了方便给她换尿布,现在都是给她穿开裆裤,椅子也专门改进了一下。”董昌友一边给刘兰英按摩着双腿一边对记者说。“前几年时,她一阵一阵地‘发疯’,旁边没人看着时大便完就弄得满身满床上都是,还往墙上抹。”张连凤指着墙壁上几道污秽的抓痕说。她说,父亲1997年就去世了,2000年母亲得了老年痴呆,就被妹妹和妹夫接到家里照顾。“俺妹夫是个好心人,从不嫌弃俺娘,但他们一家要照顾两个老人挺累的,从2003年开始,我们两家就轮流照顾老人。”原来,一开始董昌友的聋哑老母也经常住在他家,夫妻俩要照顾两个老人。“都是亲娘,多个人就多双筷子呗,没什么。”董昌友憨厚地笑着说。
14年来,保证岳母
每天吃上三顿热乎饭

  记者见到董昌友时,他穿着一身沾着涂料的工装,妻子张连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迷彩服,十分朴素。老人被接到大姐张连凤家时,张连菊就跟着丈夫一起做安装门窗的零工以贴补家用,供读大二的儿子上学。“我们家虽然条件不好,一顿饭也就炒一个菜,但每天都保证老人吃上三顿热乎饭。”董昌友说,即便没条件让老人吃得很好,但她每天的饭食绝不凑合。为了方便老人食用、消化,他们家的菜都切得很碎。“姥姥不论在姨夫家还是在我们家,做了饭都是先一口口喂好姥姥,我们才吃。”张连凤的女儿李群说。
  “其实最累的还是孩子他妈,为了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她从年轻开始就一直被‘束缚’在家里,痴呆的娘住在西屋,聋哑的婆婆住在北屋,还得管儿子。”负责在外工作赚钱的董昌友回到家无论多么疲惫,都会帮助妻子给生活不能自理的丈母娘换洗尿布、为她翻身、喂饭。“之前家里的墙上经常被老人涂抹大便,他下班回家看见了也不会发火,接着就去打水给她擦洗换衣。”张连菊说,丈夫的理解和付出让她很欣慰,连儿子也耳濡目染,放学、放假回家就主动帮忙给姥姥喂饭、刷便盆。“儿子特别懂事,他体谅我们的难处,从不主动要东西。上大学也没给他买上电脑,主要是家里也没这个闲钱呀。”董昌友讲话时脸上并无愁容,反倒是轻松地笑了笑。
  “照顾自己的老人是应该的,我们做的也是最基本的。在我们家,谁闲着谁就主动去照顾老人,没有明确分工。孝敬老人成了我们一家人十几年来形成的一种默契,也可以说是家风吧。家和万事兴,我挺知足的。”董昌友总是强调自己没多大文化不会说话。面前这个朴实的庄稼汉子,尽管生活上有些拮据,但他表达出来的是满满的知足与幸福。

  董昌友一有空就跟丈母娘聊天,为她按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