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雁与槐花
2014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古人有对失群或失偶的“孤鸿”、“哀鸿”的同情,有对“雁过拔毛”之人的痛恨,有对鸿雁传书的感激和对惊鸿照影的心动。而在这篇课文中,全然看不到这些正面的美好的感情,看不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理念,看不到爱。
□林少华
  偶尔翻看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用的江苏版语文课本,一篇题为《争论的故事》的课文引起了我的注意。故事中,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为怎么吃大雁发生了争论,哥哥说煮着吃好吃,弟弟说烤着吃好吃。“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他俩说得都有一定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而当兄弟俩抬头看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故事的主题是: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而不是争论不休。
  出于慎重,我又看了一遍。课文主题没有什么不妥——尽管我的职业主要就是争论并且经常围绕什么争论不休——相比之下,引起我注意的明显是那位老人的话:“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眼前随即出现大雁惨遭屠戮的血淋淋的场面。剖、煮、烤,这是何等残忍的动作啊!须知不是剖树皮不是煮豌豆不是烤地瓜,而是对待一只大雁,一只可能领着小雁飞去南方过冬的大雁,一只作为国家保护动物的野生大雁!作为智者化身的老人怎么可以对年轻人这样说话呢?或者莫如说,这样的表达怎么可以出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呢?
  不由得我想起自己念过的小学语文课本:“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去,一会儿飞成个‘人’字,一会儿飞成个‘一’字……”也是因为当时乡下常有这样的雁群飞过,两相对照,使我对大雁自觉排成的队列、对它们飞往的南方产生了朦胧的敬意和向往。尤其是它们在一碧如洗的秋日晴空中高高飞翔的优美身姿,不由得让我产生一股冲动,恨不得自己也变成一只大雁,悄悄跟在它们后面飞去,飞出那个三面环山的穷山村,飞去山那边、天那边……
  我这么一边想着、回忆着,一边继续翻动手中的课本。也巧,翻到了另一课《古诗两首》。一首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看插图,白鹭也飞成个“一”字。白鹭和大雁应属同一家族,无论体形和颜色都很相近。但同这本语文书上关于大雁的表述相比,古人对白鹭的描写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按理,古人获取食物的渠道比现在困难得多,而古人目睹白鹭的反应是做了一首千古绝唱,今人编的故事却要“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作为杜甫的嫡系文化后代,怎么会差这么远?
  也就是说,这篇课文至少有两点值得思考和警觉。一是美的教育的缺失。这点即使同半个世纪前我学过的那篇课文相比也高下立判。前者对大雁投以欣赏的目光,给人以纯粹的美感;后者则将大雁视为猎物,投以凶狠的视线,让人感受到的是赤裸裸的贪欲和血淋淋的残酷。二是爱的教育的缺失。在某种意义上,或许可以说懂得美、懂得审美才懂得爱。审美让人对万物产生爱,产生悲悯情怀。故而古人有对失群或失偶的“孤鸿”、“哀鸿”的同情,有对“雁过拔毛”之人的痛恨,有对鸿雁传书的感激和对惊鸿照影的心动。而在这篇课文中,全然看不到这些正面的美好的感情,看不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理念,看不到爱。或许你说人家不过是要以此表达“关键是要先做起来”这个道理,何必大动肝火!可问题是,这个主题难道非这样表达不可吗?记得毛泽东主席在说明实践出真知这个类似道理时是这样说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说得多好,干净、健康、浅显、“接地气”!至少,渴的时候都不觉渴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本语文书中这并非孤例。如另一课《槐乡五月》,较之对槐花之美的赞赏和描绘,着墨更多的是对槐花的采摘和食用。只是,这回采取的食用手段不是“剖、煮、烤”,而变成了“拌、蒸、晒”。关键词是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这还不算,小男孩“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不时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总之,注重的仍是“怎么吃”这种舌尖上的感受——舌尖上的大雁、舌尖上的槐花……
  也是因为住处附近山坡上就有许多槐树,加之正是五月,看完这篇课文,我就上山了。四下看去,较之树上盛开的,更多的槐花是树下横七竖八折断的树枝甚至整个拉断的树冠上零零星星早已蔫巴的槐花,有的被人踩得一塌糊涂,看着令人心疼。不用说,这是摘剩下的没有变成舌尖槐米饭的槐花……
  (本文作者为著名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