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蓝莓成熟,不少市民前去采摘。 见习记者 吕奇 摄
本报记者 李静
6月中下旬,烟台大樱桃陆续下市,蓝莓则相继成熟,今年蓝莓价格每斤40元左右,相对去年稍低一点。烟台引进蓝莓有6年左右的时间,蓝莓利润比较可观,但种植户却不敢扩大种植面积。据了解,目前销售渠道以采摘游为主,而蓝莓下游配套产业不完善,基本没有制造蓝莓酒、蓝莓饮料、蓝莓酱的企业,种植户担心销售渠道不畅。此外,种植蓝莓前期投入比较大,也导致种植户不敢轻易扩大种植。
引进蓝莓数年,烟台没搞大规模推广
进入6月中下旬,福山区种植户林果丰开始忙活起来了,他的福台蓝莓采摘园中20多亩露天蓝莓已陆续成熟。这几天,前来采摘的游客越来越多,游客吃到酸甜的蓝莓,临走时还想带上几盒。于是,帮游客摘蓝莓成了林果丰每天必做的事。
谈起今年蓝莓的价格,林果丰说,比去年低了点。去年蓝莓采摘门票每人收费50元,带走的蓝莓每斤也是50元。今年门票降了5元,蓝莓售价降了10元。
林果丰种植蓝莓五六年了,在烟台算是较早的一批人。当年他买的苗木,一部分是三年的树龄,到现在有八九年的光景了,这部分苗木已到了丰果期。“一亩地产量在1500斤左右。”林果丰说,到目前为止,扣除成本,一亩地大概赚三四万块钱。
记者采访了解到,烟台的大型商超基本上都有蓝莓在售,但产地多是威海、青岛、东北等地,几乎没有烟台本地产的。
据介绍,2008年开始,烟台陆续引进蓝莓种植,最开始尝试种植的是牟平区,后来海阳开始尝试种植,栖霞、福山区、芝罘区、招远也有种植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大规模推广,整体种植面积在1000到2000亩。
改良土壤投入大,一亩地要两三万元
种植蓝莓效益很可观,但烟台却没有出现大面积种植蓝莓的情况,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对于其中的原因,记者采访了解到,前期投入成本太高,成为种植户不敢轻易尝试种植蓝莓的一个重要原因。
“种蓝莓需要改良土壤,前期的投入很大。”据林果丰介绍,种植蓝莓有一个硬性的要求,也就是土壤,蓝莓需要在酸性土壤中才能成长,而烟台没有合适的土壤,因此种植蓝莓必须先改良土壤。“改良土壤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加上人工成本,每亩地没有个两三万下不来。”林果丰说。
对此,烟台市林业局推广站工作人员说,改良土壤等前期投入成本太高,种植蓝莓至少要四五年的时间才能见到效益,普通农民难以承担较大的前期投入,也不愿意投资见效太慢的产业。
销路主打采摘游,没形成完善产业链
除了前期投入大,蓝莓成熟后,种植户还比较担心销售问题。“现在我的蓝莓主要销售渠道是采摘,少量批发给小商贩,但以后量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全指着采摘肯定不行。”林果丰说。
林果丰的采摘园蓝莓种植面积不大,采摘游是蓝莓销售的主要渠道,“偶尔也有一些商贩找我,但批发价比采摘低,我只批发给他们一小部分。”
牟平区威宇蓝莓采摘基地是烟台引进蓝莓最早的地方。从2008年到现在,基地蓝莓种植面积已近500亩,负责人曲经理说,目前销售渠道采摘、销售各占一半,基本不走商超。
“主要还是种植历史短,在本地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烟台市林业局推广站工作人员说,下游配套产业不完善,与之相关的蓝莓酒、蓝莓酱、蓝莓果汁等加工企业几乎没有,而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则需要一定时间。此外,蓝莓引进烟台的时间较短,市场对蓝莓的认知度也不高。
没有经验可循 摸黑探索前进
眼看着园中一株株蓝莓树结着的密密麻麻小蓝莓,林果丰欣慰地笑了。6年来,一点儿种植经验都没有的他,摸着黑探索前进,吃了不少苦头。
“印象最深的是去年,有100多棵苗木莫名奇妙死了,一下子损失了三四万块钱。”林果丰说,种植蓝莓的风险很大,他也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烟台种植蓝莓的时间短,根本就没有经验可循。
“去年死的那些树,到现在为止我还不知道具体原因呢。”林果丰说,在他们邻村也有一些人尝试种植蓝莓,大家也常在一起讨论,但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也没有底。
蓝莓对于烟台来说,是新引进的水果品种,目前还没有发现一些相应的病虫害。林果丰说,雨季降水量过多,蓝莓也会出现裂果的现象,“但没有樱桃那么严重。”
本报记者 李静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